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 以“無敵”為名,危害巨大的紅火蟻已入侵12省!
2021年04月07日 16:29:54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8969

據我國農工業農村部2021年三月底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目前紅火蟻已傳播至12個省(區、市)435個縣(市、區),尤其是近5年來新增紅火蟻發生縣級行政區191個,較2016年增長了一倍。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Solenopsis invicta Buren,這是被稱為“地表最強入侵物種”之一的紅火蟻的拉丁學名,意即“無敵的螞蟻”。紅火蟻之兇猛,可見一斑。
據我國農工業農村部2021年三月底發布的一份公告顯示,目前紅火蟻已傳播至12個省(區、市)435個縣(市、區),尤其是近5年來新增紅火蟻發生縣級行政區191個,較2016年增長了一倍。為了保護農林業生產、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安全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林草局、國家鐵路局、國家郵政局等九部門聯合啟動全國紅火蟻聯合防控行動,全力阻截防控紅火蟻蔓延危害。
紅火蟻及其危害
紅火蟻在我國屬于入侵物種,原產地南美洲,20世紀的30年代左右被帶入美國。而國內關于紅火蟻的入侵,最早于2003年在中國臺灣被發現,大陸地區則是于2004年在廣東吳川首次查出。
作為入侵種的紅火蟻,對被入侵地區來說,是極大的生態災難。紅火蟻是雜食性生物,不僅會吃多種作物的種子、幼苗、根部、果實等,還會吃蚯蚓、昆蟲以及海龜、蜥蜴、鳥類的卵,甚至連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也難逃紅火蟻的獵殺。
一旦驚擾到紅火蟻,被它們鎖定攻擊對象,紅火蟻會傾巢而出,一擁而上。而紅火蟻的武器,不僅僅包括有力的大顎和腹尾的螯針,它們還會釋放生物毒素。紅火蟻腹部末端的螯針連接毒囊,可以連續攻擊釋放毒液。被叮蜇后,會產生如火灼傷般的疼痛感和水泡。這也是紅火蟻名字中“火”的由來。
入侵渠道
外來物種如果在新環境中沒有天敵控制,極易大量繁殖,擠壓原生種的生存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被稱為入侵物種。紅火蟻就是屬于入侵物種之一。
據調查,紅火蟻最早很有可能是是通過口岸檢疫的漏洞“偷渡”進入中國,然后憑借著旺盛的繁殖力和強大的攻擊性,迅速擴散并擠占原生種生存空間,成為危害物種。目前國內紅火蟻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如福建、兩廣、海南、云南及四川江西等地。但是模型預測結果顯示,紅火蟻可以在短期內忍受零下17℃低溫,因此未被入侵地區也不可掉以輕心。
如何防控
想要防控紅火蟻,除了對已入侵地區進行防控之外,首先第一點就是要加強口岸檢疫,從源頭杜絕紅火蟻。這也是農業農村部聯合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國家郵政局等九部門發布《關于加強紅火蟻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目的之一。
在口岸檢疫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能夠快速準確的利用現代儀器對進出口物品進行檢驗檢疫。如X光機、離心機、氣相液相色譜儀、光度計、酶標儀等均可以協助檢驗檢疫部門查找出隱藏的入侵物種。
后記
據悉,紅火蟻繁殖能力極強。紅火蟻屬于多蟻后繁殖模式,一個蟻巢中可以有數百只蟻后,每只蟻后一天可產卵1500個至5000個,也就是說,只要一天時間,一個蟻巢就有可能繁衍數十萬只紅火蟻。而有調查顯示,紅火蟻已經入侵到浙江杭州、四川廣元等地。防控紅火蟻刻不容緩。而想要提升防控力度,現代儀器的參與必不可少。在三月舉行的全國紅火蟻聯合防控行動啟動儀式上,無人機防治、人工施藥防治演示等一系列新型防治措施也給我們治理紅火蟻提供了極大的信心。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年6月國產品牌氣相色譜儀的中標金額277.65 萬元,低于國外品牌氣相色譜儀中標金額639.58 萬元,高校成為本月采購主...2025-07-17 15:48:16
-
近日,北京市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就“2025年監測能力達標建設及實驗室改造建設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849.997萬元。2025-07-17 09:45:26
-
近日,蘇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設備”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481萬元。2025-07-17 09:16:54
-
6月色譜儀市場需求旺盛,中標總金額從5月4355.6806萬上升為4497.413萬元。色譜儀中標數量從85套上升為102套。2025-07-16 14:22:55
-
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計劃采購關節運動模擬試驗機、雙相分離系統-四極桿串聯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等檢測設備,預算總計5804.085...2025-07-16 09:31:30
-
近日,江陰疾控中心就“江陰疾控中心實驗室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134萬元。2025-07-16 09:10:5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