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2021年我國秸稈還田量達4億噸 為生態建設能源供給不斷發力
2022年10月11日 13:21:34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4048

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報告》,2021年我國農作物秸稈利用量6.47億噸。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農作物秸稈利用量6.47億噸,綜合利用率達88.1%,較2018年增長3.4個百分點,秸稈綜合利用率穩步提升。
《報告》分別就秸稈還田生態效益、秸稈離田效能、秸稈市場化利用率作出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說明。
從秸稈還田生態效益來看,2021年,我國秸稈還田量達4億噸,其中玉米、水稻、小麥秸稈還田量分別為1.26億噸、1.13億噸、1.04億噸,分別占可收集量的42.6%、66.5%、73.7%。
從秸稈離田效能來看,2021年秸稈離田利用率達33.4%。飼料化利用量達1.32億噸,飼料化利用率達18%,較2018年提高3.7%;燃料化利用量6000多萬噸;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量達1208萬噸。
從秸稈市場化利用率來看,2021年,我國秸稈利用市場主體為3.4萬家,較2018年增加7747家,較2018年增加268家,其中年利用量萬噸以上的有1718家。飼料化利用主體占比達到76.9%,位居第一。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主體分別占比7.8%、8.9%、3.8%、2.6%。
讓秸稈回歸農田的技術已然成熟。秸稈還田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了土壤結構,減輕土壤容重,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發育,改善植株性狀,有明顯的增產作用。與此同時,秸稈還田能減少農田化肥使用量,做到固炭減排,帶動耕地質量顯著提高,加速生土熟化增厚耕土層,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除了農業方面,秸稈還在能源利用和生態保護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把作物秸稈轉化為高效、潔凈、方便的新能源沼氣,用來做飯、取暖、照明。秸稈轉化沼氣,對緩解我國農村能源緊張狀況、促進農村生態環 境改善、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把農田秸稈加工成生物炭,開發生物炭產業,生物碳在能源、農業和環境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和待開發的價值。一方面,生物炭能夠應用能源領域,可成為替代煤、石油和天燃氣的請潔能源;另一方面,生物炭用于環境治理,可吸附污水中氮磷重金屬等有害元素。
《報告》介紹,從2019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已建立了包含13種主要農作物的全國秸稈資源臺賬,涵蓋了產生秸稈的2963個縣級單位、使用秸稈的3.4萬家市場主體,以及34.3萬戶抽樣農戶。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引導各地立足當地資源稟賦、耕作特點和產業現狀,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做好秸稈科學還田和離田高效利用,推動秸稈綜合利用。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人民日報、成都農業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的肉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創新團隊,利用二維層狀雙氫氧化物載體材料,成功構建了一種鎵銅雙金屬納米酶電...2025-07-17 16:46:27
-
最近,飲料巨頭娃哈哈陷入輿論風波,使其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但人們或許有所不知,這家企業的業務版圖早已超越了食品領域,在智能設備制造領...2025-07-17 15:57:43
-
飲料大包裝的浪潮,正在倒逼包裝機械設備企業完成從“標準化制造者”到“定制化服務商”的蛻變。2025-07-16 14:07:33
-
檸檬價格的暴漲,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茶飲行業及上下游食品生產、機械加工產業的緊密關聯與協同應對能力。2025-07-15 15:33:18
-
計劃檢查100家機構!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
八部門聯合部署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計劃檢查100家機構,生態環境監測、食品檢驗等為重點監管領域。2025-07-15 09:57:03 -
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消費市場升級,食品機械行業將繼續為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推動預制菜產業邁向新高度。2025-07-14 15:41:5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