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助力水處理行業實現碳中和 低碳污水處理技術進展與應用線上會議報名開啟
2023年09月13日 16:50:30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楊 點擊量:5923

2023年9月22日10:00,化工儀器網聯合賽萊默,舉辦“低碳污水處理技術進展與應用”線上會議,邀請科研院所和高校環境學院專家學者、第三方檢測檢驗機構和檢測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參與。
【化工儀器網 本站速遞】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的簡稱。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導綠色技術創新,提高產業和經濟的全球競爭力。2020年我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
污水處理廠是一種預處理設施,目標是去除懸浮物和改善耗氧性(即穩定有機物)。工業廢水的處理側重于油類、懸浮物、重金屬和妨礙城市污水廠運行的或高殘留的有機物的去除或轉化,以及pH值的調整。污水處理廠作為耗能大戶,在雙碳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如何節碳,其中碳源投加、排泥、曝氣、除磷藥劑投加等精確控制可起到降能耗降成本的節碳目的。水質分析儀表是工藝控制的基礎,對實現水處理行業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9月22日10:00,化工儀器網聯合賽萊默,舉辦“低碳污水處理技術進展與應用”線上會議,邀請科研院所和高校環境學院專家學者、第三方檢測檢驗機構和檢測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參與,圍繞新一代低碳污水處理技術深入交流,為水處理行業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會議日程

具體以現場為準
講師介紹
陳洪斌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博導
現在同濟大學環境學院、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上海市水污染控制專業技術服務平臺負責人。長期致力于污染源水生物處理、生活污水源分離與分質供排水、工業廢水資源化等領域的理論和新技術的研發工作,迄今已主持完成4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和來自企業等的技術研發等課題。研究成果已推廣應用于多個污染源水處理和工業廢水回用深度處理工程。成果先后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至今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80余篇,申請與獲得20多項專利。
紀宗媛 賽萊默 應用工程師
北京化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于賽萊默公司任應用工程師,主要負責工業水、污水和飲用水相關儀表的技術支持工作。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重點專項2025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2025-07-09 15:11:12
-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就零碳園區建設有關事項發布通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園區。2025-07-09 11:10:53
-
預算211.5萬元 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采購大氣監測儀器
近日,廣東省韶關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委托廣東至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采購便攜式噪聲監測儀、便攜式O3檢測儀等大氣監測儀器,...2025-06-30 11:22:22 -
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廳就做好2025年度首臺(套)裝備工程化攻關項目組織相關事項發布通知。2025-06-30 10:39:33
-
工信部印發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 2027年擬制修訂百項以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和信息化綠色低碳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到2027年,推動制修訂綠色低碳領域標準百項以上...2025-06-27 09:47:48 -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團隊創新性地采用“多矩形嵌套飛行方案”獲取多角度光譜數據,并構建像素級信息庫,結合改進的BRDF模...2025-06-20 11:34:5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