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延長一倍續航!新技術能否解決電動車“燃眉之急”
2024年02月21日 10:32:45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6786

汽車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帶動了城市的經濟運作,并且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經濟以及現代工業的發展。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無論是自駕還是公共交通,汽車仍是一種無法被完全取代的出行媒介。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汽車是現代社會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帶動了城市的經濟運作,并且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經濟以及現代工業的發展。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無論是自駕還是公共交通,汽車仍是一種無法被完全取代的出行媒介。
而隨著電動汽車的出現,原本燃油汽車存在的污染問題似乎也逐漸開始得到解決。并且在連續幾年高速發展的刺激下,電動車在能源清潔方面的優勢凸顯的也越發明顯。然而即便如此電動汽車在大部分時候依舊無法撼動燃油車的地位,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便是電動汽車無法規避“里程焦慮”。
電池本身的技術瓶頸是限制電動汽車完成突破的一個要素,而“里程焦慮”是一個較為直觀的影響,目前大部分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很難達到500千米,并且能源耗盡后,即便是快充,充滿也需要1到2小時。而燃油車大部分滿油里程都在500千米以上,即便是微型車,也有400千米左右的續航能力,并且即便油箱耗盡,充滿也只需要數分鐘。并且在如今加油站部署完善的大背景下,給車加油大多數時候都比充電方便。這也是為什么,即便不是在極端環境下,長途出行,燃油汽車依舊比電動汽車有優勢。
但是最近一項技術,卻有望解決電動汽車的“燃眉之急”,雖然沒有辦法實現更快速度的充電,但是卻有辦法讓電動汽車續航延長一倍,使其具備新的行駛優勢。
根據德國《先進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利用微小的硅顆粒和凝膠電解質,開發出鋰離子電池中硅陽極的高充電能力,理論上可以讓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約40%,在獲得更大的電容量同時保持高效的電量傳輸。理論上可以幫助電動汽車實現1000千米的續航能力。
而回到研究內容本身,這項技術的出現,本身解決了一個電池發展的重要難題——膨脹體積造成電池損壞。事實上,硅憑借10倍于石墨陽極的鋰離子容納能力,很早就成為了鋰離子電池陽極的候選材料。之所以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在充電的同時,硅會產生明顯的體積膨脹,滿電情況下大概能夠達到原本的3倍,這種現象很容易損壞電池,造成安全問題。
在新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了與彈性凝膠電解質相連的微米級硅顆粒,這種電解質可以分散由硅陽極體積膨脹所產生的內應力,減輕硅膨脹時發生的一些開裂現象。使得電池容納的鋰離子數量得到提升的同時,又有效的避免了體積膨脹造成電池老化損壞情況的發生。提高硅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同時完成了能量密度的提升。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技術理論上適用于大部分鋰電池供電的電子產品。不過現階段來說,這種技術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研發階段,還有一個根本問題需要解決——成本。不過與此前關注程度頗高的納米硅顆粒相比,這種技術已經展現出了不錯的成本效益,并且和現在的主流生產線生產模式適配性更高,或許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與轉化,這種更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真的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6100億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2025-07-11 14:44:28
-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25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5-07-11 10:33:38
-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擬對“空地一體化連續變量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網絡”等20個項目予以終止。現公示項目相關情況(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07-10 10:31:45
-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商務部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中國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10 09:54:48
-
今年1—6月,我國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524項,同比增長78.8%,涉及研制單位51家。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1項,占比5.9...2025-07-09 15:27:33
-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2025-07-09 11:20:1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