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廣東組織申報2025年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5年08月07日 14:11:29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248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25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通知》,現啟動2025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申報工作。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依托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法人單位建設的科研實體;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是聚集和培養高水平工程技術人才、開展產業共性技術研發、產學研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25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通知》,現啟動2025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申報工作。
通知中明確,工程中心建設要圍繞產業發展的需求,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加強產學研合作,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養產業技術人才,持續提供成熟配套的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實現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為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創新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通知,申報單位在行業、領域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申報單位為企業的,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上一年度研發經費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3%(研發經費超過3000萬元的,不受該比例限制)。申報單位為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的,近三年在申報領域的研發經費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且上一年度研發經費不低于1000萬元。
在科研條件方面,申報單位需具有較好的科研基礎條件,具備進行工程化研發、設計和試驗的綜合能力,有必要的場地和用于實驗、檢測、分析、試驗的研發設備(不含生產設備),研發設備原值不低于300萬元。擁有高水平的技術帶頭人和結構合理的工程技術隊伍。工程中心主任入職依托單位的時間不低于3年;珠三角地區申報單位專職科研人員不少于20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申報單位不低于10人。其中,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以上職稱的人員不低于專職科研總人數的50%。
針對科研成果,申報單位在本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具有較高的成果產出和轉化水平,擁有5項(含)以上自主知識產權,且近三年獲得的知識產權不少于3項。此外,申報單位為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的,近三年須牽頭或參與承擔過本領域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且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形成的標志性成果不少于3項。
據悉,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5日17:00;各推薦單位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17日17:00。
通知原文如下。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申報2025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根據《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粵科規范字〔2022〕12號)和全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質量發展要求,現啟動2025年度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要求
工程中心建設要圍繞產業發展的需求,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加強產學研合作,協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養產業技術人才,持續提供成熟配套的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實現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為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創新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申報對象
(一)申報單位。廣東省內注冊登記且主要科研場所設在廣東省內的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等法人單位。
(二)申報數量。企業、科研院所、醫院只能申報1個工程中心,已建有工程中心的單位原則上不再受理申報。高校在未建有工程中心的專業類可申報1個。
三、申報條件
(一)單位規模。申報單位在行業、領域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申報單位為企業的,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5000萬元,上一年度研發經費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3%(研發經費超過3000萬元的,不受該比例限制)。申報單位為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的,近三年在申報領域的研發經費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且上一年度研發經費不低于1000萬元。
(二)科研條件。申報單位具有較好的科研基礎條件,具備進行工程化研發、設計和試驗的綜合能力,有必要的場地和用于實驗、檢測、分析、試驗的研發設備(不含生產設備),研發設備原值不低于300萬元。擁有高水平的技術帶頭人和結構合理的工程技術隊伍。工程中心主任入職依托單位的時間不低于3年;珠三角地區申報單位專職科研人員不少于20人;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申報單位不低于10人。其中,具有本科(含)以上學歷或中級(含)以上職稱的人員不低于專職科研總人數的50%。
(三)科研成果。申報單位在本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具有較高的成果產出和轉化水平,擁有5項(含)以上自主知識產權,且近三年獲得的知識產權不少于3項。此外,申報單位為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的,近三年須牽頭或參與承擔過本領域省級及以上科研項目,且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形成的標志性成果不少于3項。
(四)體制機制。申報單位原則上已建有市(區)級科研平臺,具有完善的管理架構和運行管理機制,有健全的研發體系和人才激勵、知識產權管理等制度。
(五)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給予傾斜支持。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支持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工程中心建設。鼓勵粵東粵西粵北地區企業與高校院所聯合共建工程中心,共建單位在申報領域的實驗設備和研發人員可納入條件(二)核算(惠州市的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江門市的臺山市、鶴山市、開平市、恩平市,肇慶市的四會市、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德慶縣按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申報條件申報)。
(六)其他條件。申報單位未因違法失信行為被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列入聯合懲戒對象名單,且近三年未發生重大環保、安全等責任事故,未出現學術誠信問題。工程中心主任近三年未有科研失信行為記錄、未受過刑事處罰。
四、申報程序
符合條件的單位通過“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http://pro.gdstc.gd.gov.cn)”申報。經專家評審后,擇優認定。
(一)網上注冊登記。首次申報的單位可通過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或省網上辦事大廳注冊,獲得單位用戶名和密碼,同時獲得為本單位項目負責人、財務管理員開設用戶賬號號的權限。項目負責人從單位科研管理人員處獲得用戶名和密碼,填寫個人信息后進行申報。已注冊的單位繼續使用原有賬號進行申報和管理。
(二)申報方式。采用在線申報、無紙化方式,不接收紙質申報材料。項目負責人注冊后登錄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按系統要求填寫申報信息、分類上傳相關附件材料并提交后,經單位財務管理人員、單位負責人審核提交至主管部門,完成系統申報。
(三)審核推薦。各級主管部門在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擇優推薦。
五、有關要求
(一)強化申報單位主體責任。我廳未委托任何中介機構代理申報事項,申報單位應自主申報。申報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并提供真實性承諾函。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單位,一經發現并查實,將取消其申報資格并列入科研誠信不良信用記錄。
(二)強化主管部門服務意識。各地市科技主管部門要把工程中心建設作為推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工程中心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和申報指導,根據工作需要改革服務方式,提高申報質量,確保上報材料符合通知要求。
(三)強化申報材料審核把關。各級主管部門、專業機構要加強對申報材料的審核把關,形式審查不合格的,不予受理。申報材料存在以下情況的,形式審查不合格:材料不齊全;佐證材料未經第三方認證;內容前后不一致;印、章、簽名不規范;掃描文檔不清晰、不完整;工程中心名稱命名不規范等(可在網上咨詢知識庫查詢工程中心命名規范和申報指引)。
六、申報時間
申報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5日17:00;各推薦單位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17日17:00。
七、聯系方式
(一)工程中心業務咨詢
業務咨詢電話:肖老師,020-83163264
網上咨詢知識庫:http://www.gdetrc.net。
電子郵箱:skjt_gcjszx@gd.gov.cn。
(二)信息系統操作咨詢
陽光政務平臺技術咨詢電話:020-83163338。
省科技廳
2025年8月4日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2025-08-07 10:41:49
-
近日,2025年度北京市數字教育研究課題的申報、立項評審等工作完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公布2025年度北京...2025-08-07 09:57:49
-
8月6日,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正式公布。2025-08-06 16:01:53
-
2025年,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發布項儀器采購意向,預算總金額46059.68萬元。2025-08-06 15:04:43
-
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機械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2025-08-07 15:27:2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