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金屬拉力機工作原理:
1.將非金屬試樣按標準要求裁剪成特定形狀(如啞鈴型、矩形),兩端夾持在試驗機的上下夾具中。
2.啟動設備后,驅動系統帶動下夾具(或上夾具)勻速移動,對試樣施加軸向拉力。
3.拉力通過傳感器轉化為電信號,試樣的伸長量通過位移傳感器或引伸計記錄,信號經測控系統處理后,在軟件界面實時顯示拉力 - 位移(或拉力 - 變形)曲線。
4.當試樣斷裂時,設備自動停止加載,軟件根據記錄的數據計算斷裂強度、斷裂伸長率等參數,并保存試驗結果。
二、非金屬拉力機匹配核心技術參數:
根據測試需求,聚焦設備的關鍵性能參數,避免盲目追求 “高配置”:
負荷范圍(測力范圍) 即設備能測量的最大力值,需覆蓋材料的預期斷裂力,且最佳測試區間為 “最大負荷的 10%~90%”(精度最高):
注意:負荷過大(如用 100kN 設備測 5kN 試樣)會導致精度不足;負荷過小則可能過載損壞設備。
控制模式與精度
非金屬材料測試常需多種控制模式,且精度需符合標準要求:
控制模式:至少需 “位移控制”(如定速拉伸)和 “力控制”(如恒定力加載),若測彈性模量、屈服強度,還需 “應變控制”(需搭配引伸計實現閉環控制)。
精度指標:
試驗力精度:至少 ±1%(高要求場景需 ±0.5%),需符合 JJG(計量檢定規程)。
位移精度:±0.5% FS(滿量程),確保拉伸速度穩定(如設定 50mm/min,實際誤差需<±1mm/min)。
引伸計精度:若測應變(如彈性模量),引伸計精度需≥0.5 級(分辨率≥1με)。
三、非金屬拉力機選型步驟:
山東非金屬拉力試驗機專門用于測試非金屬材料(如塑料、橡膠、紡織品、紙張、膠粘劑、薄膜、復合材料等)拉伸力學性能的設備,能精確測量材料在拉伸過程中的拉力、伸長率、屈服強度、斷裂強度等關鍵指標,廣泛應用于質量檢測、材料研發、生產控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