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類別 | 國產 | 電動機功率 | 5kW |
---|---|---|---|
外形尺寸 | 5mm | 應用領域 | 化工,石油,道路/軌道/船舶,電氣 |
重量 | 0.5kg |
局放在線監測系統是應用于變電站、輸電線路及配電網絡的關鍵智能化運維裝備,通過對變壓器、GIS(氣體絕緣開關設備)、開關柜、電纜終端等核心設備的局部放電(PD)信號進行實時、連續、多維度感知與分析,精準捕捉早期絕緣劣化隱患,實現電網運維模式從"故障后檢修"向"預測性維護"的戰略轉型。
一、核心技術體系與功能架構
1、多傳感融合檢測層
全息感知能力:分布式部署高頻電流互感器(HFCT)、特高頻天線(UHF)、超聲波探頭(AE)、暫態地電波(TEV)等傳感器,協同捕捉傳導電信號、電磁輻射波、機械振動波及表面放電脈沖。
智能降噪技術:采用自適應相位開窗、小波閾值去噪、脈沖波形指紋分析算法,在復雜電磁環境中分離真實放電信號,靈敏度達±2pC,定位≤0.5米。
2、邊緣智能診斷層
實時計算引擎:在就地監測單元(IED)內置AI診斷模塊,基于PRPD(相位分辨放電圖譜)、PRPS(相位分辨脈沖序列)多維度特征,識別7類典型放電模式(如懸浮放電、放電、內部氣隙放電等)。
動態預警機制:建立放電量(q)、脈沖重復率(n)、趨勢指數(TI)三重閾值模型,實現"異常-預警-緊急"三級報警,響應延遲<3秒。
3、云端決策支持層
數字孿生映射:在云平臺重構設備虛擬模型,融合局放數據、巡檢記錄、負荷工況,實現絕緣狀態動態評估與壽命預測。
智能輔助決策:通過聚類分析、決策樹算法生成故障風險圖譜與檢修策略,自動推送《設備健康診斷報告》及維護建議。
二、系統級核心價值
全時域防御體系:7×24小時無盲區監測,發現潛伏期隱患(如電纜接頭缺陷)較傳統預防性試驗提前6-12個月。
多級協同管理:支持省/市/站三級管控架構,萬級設備接入能力,可在調度中心全局查看各站設備健康狀態熱力圖。
安全閉環管控:滿足IEC 62443-3工業信息安全標準,從傳感終端到云端全鏈路加密,內置防火墻與訪問控制策略。
經濟性革命:減少40%計劃停電試驗,延長設備壽命>15%,單次故障預警可避免數百萬級事故損失。
三、工程應用場景
變壓器: 監測套管末屏、繞組變形引發的放電;
GIS: 識別腔體內部微粒懸浮或絕緣子表面爬電;
開關柜: 預警母線連接松動或電纜終端局放;
電纜隧道: 定位長距離線路中的局部絕緣損傷點。
局放在線監測系統已通過國網電科院型式試驗認證,并在特高壓換流站、城市核心變電站實現規模化部署,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狀態全面感知、風險精準管控"能力的重要數字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