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二羥基二苯砜(2,4′ bps)為白色晶體,m-p 187~188℃。它不僅可用作鞣料、金屬加工的潤滑劑、殺菌抗菌劑,目前大量用于熱敏記錄紙用顯色劑,使其具有優良的耐光、耐油、耐吸附性,其顯色性能比常用的4,4′ 二羥基二苯砜(4,4′ bps)性能更好。文獻報道的合成2,4′ bps的方法是將硫酸和苯酚在均*苯溶劑中反應,磷酸為催化劑,粗收率為85 0%,其中2,4′ bps占51%,4,4′ bps占48%,該方法溶劑較貴,粗收率偏低。另一種方法是以鄰二氯苯(odcb)為溶劑,苯酚和硫酸反應,不加催化劑,合成后的粗品由于2,4′ bps含量低,需要調節溫度通過兩步法結晶分離使2,4′ bps含量提高(第1步和第2步2,4′ bps分別占4 8%和85 8%,收率分別為42.4%和46.9%,合計總收率89.3%)。本實驗中我們曾重現該方法的工藝條件,但得到的產物為焦油狀黑色,不易精制。本文研究以od cb加催化劑亞磷酸來合成2,4′ bps,通過一步法降溫,析出白色的結晶產品,2,4′ bps含量高,操作工藝簡單;同時還研究了以更便宜的二氯甲苯(dct)為溶劑來合成高含量、高收率2,4′ bps的方法,降低了成本。化學反應式如下。  1 實驗部分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shimadzulc 10ahplc;分析儀器:shim packvp ods柱,φ4 6mm×150mm,柱溫40℃,檢測波長254nm,流動相:v乙腈∶v水∶v1%磷酸=30∶70∶1,流量1ml/min,樣品溶于乙腈中。 苯酚、硫酸、odcb、dct均為工業品;亞磷酸為分析純試劑(含量99%)。 1.2 實驗方法 1.2.1 用odcb做溶劑 在裝有攪拌器、分水器、回流冷凝器、溫度計的1000ml四口瓶中,加入108.2g(1.15mol)苯酚和488g(3 32mol)odcb及16g亞磷酸,加熱回流30min后,滴加50g(0.51mol)100%硫酸,滴畢,升溫回流脫水反應8.0h,經分水器分開餾出的od cb和水,從升溫開始8.0h內,反應溫度達到182℃,水生成停止,出水量約19ml。然后將反應液冷卻至20℃,過濾,水洗,80℃烘干,得白色結晶89.3g,粗收率為70.0%,其中含47.42%2,4′ bps,46.24%4,4′ bps。 1.2.2 用dct做溶劑 在裝有攪拌器、分水器、回流冷凝管、溫度計的500ml四口瓶中,加入54.0g(0.57mol)苯酚和200g(1.24mol)dct,然后滴加25g(0.26mol)100%硫酸,加熱回流脫水反應5.0h,直到無水脫出時反應停止,然后冷卻至20℃,過濾,水洗,烘干,得淺粉色的結晶117.0g,粗收率91 .7%,其中含2,4′ bps42.21%,4,4′ bps51.39%。 2 結果與討論 2.1 以odcb為溶劑 實驗中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劑用量、回流時間對產品含量及粗收率的影響,條件實驗結果見表1。 以odcb為溶劑,不加入催化劑時,反應過程中生成焦油多,產品為黑色,精制麻煩,粗收率低。在加入催化劑亞磷酸后,產品幾乎無焦油產生,且為白色結晶。由表1可知:催化劑亞磷酸對反應影響很大,亞磷酸量增大,2,4′ bps的含量增大,粗收率也增加;當亞磷酸量由16g增大至24g,雖然粗收率略有增大,但2,4′ bps的含量也稍低,因此催化劑用量為16g比較適宜(見實驗1,2,3)。 反應時間可根據反應中脫水的量來確定,當脫水量與理論計算基本一致時(以h2so4為基準),即認為反應*。通過實驗2、4、5發現,8.0h后反應進行比較*,粗收率為70.0%,2,4′ bps的含量高達47.42%。反應時間延長,雖然粗收率略有提高,但2,4′ bps含量降低的多,且副產物也增加。 原料配比應考慮到反應能進行*,而又沒有更多的副產物生成。該合成反應原料理論配比n苯酚∶n硫酸=2 0∶1,通過實驗2、6、7發現,增加苯酚的用量,雖然粗收率略有增加,但2,4′ bps的含量有所降低,2,4′ bps和4,4′ bps總含量也降低,副產物酚、酚磺酸等增加,所以在該合成反應中,選擇n苯酚∶n硫酸=2 2∶1。 2.2 以dct為溶劑 dct比均*苯、odcb便宜,實驗中嘗試了以dct為溶劑合成2,4′ bps反應條件,條件實驗結果見表2。  實驗中我們曾分別添加了p2o5和hpo2為催化劑,但實驗結果對合成反應不利。在p2o5存在下,2,4′ bps含量zui高為23.06%,粗收率僅為0.78%,且隨p2o5用量的增加,2,4′ bps含量及粗收率均降低。添加hpo2時(8,9,10,11號實驗)不但不能使2,4′ bps的含量及粗收率提高,反而隨hpo2用量的增加而使其降低,所以該反應以不加催化劑為宜。 通過實驗8,12發現,回流5.0h時反應脫水量與理論計算(以h2so4為基準)基本一致,認為反應*,此時2,4′ bps的含量及粗收率較高,延長反應時間,2,4′ bps含量及粗收率均降低,可能2,4′ bps會轉化為4,4′ bps。 原料配比對反應的影響不是太大,增加苯酚的用量,雖然2,4′ bps的含量及粗收率略有增加,但變化不大,所以在該合成反應中,n苯酚∶n100%硫酸=2.2∶1為宜(見實驗8,13)。 由實驗8,14,15,16可知,溶劑用量對該反應影響較大,隨著dct用量的減少,2,4′ bps含量及粗收率均增加,2,4′ bps含量可達42.21%,粗收率為91.7%。小溶劑用量,不但提高了2,4′ bps產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實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實驗還發現,以dct為溶劑合成2,4′ bps,過濾時應盡可能保持較低的溫度,使2,4′ bps較*的析出,溫度較低時,溶劑損失也少,本實驗過程保持在20℃。 綜上所述,以odcb、dct為溶劑合成法均以一步降溫至20℃析出產品,產品顏色為白色結晶或淺粉色結晶,2,4′ bps含量可高達40%以上,若再用2%(質量分數)甲醇 odcb混合溶劑和堿水進行精制,可使2,4′ bps的含量達95.0%以上,完夠滿足工業需要。 3 結論 用比均*苯更便宜的odcb和dct為溶劑成功地合成了高含量2,4′ bps,改善了產品外觀,簡化了工藝,降低了成本。得到了較佳的工藝條件:以odcb為溶劑,n苯酚∶n100%硫酸=2.2∶1,亞磷酸16g,回流時間8.0h,2,4′ bps含量為47.42%,粗收率為70.0%,產品為白色晶體;以dct為溶劑,n苯酚∶n100%硫酸=2.2∶1,不加催化劑,反應時間5.0h,二氯甲苯200g,2,4′ bps含量為42.21%,粗收率為91.7%,產品為淺粉色結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