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篩選試驗箱的凝露現象會產生哪些危害?
閱讀:507 發布時間:2021-10-19
在應力篩選試驗箱進行元器件、板級和單元級模塊的環境應力篩選中,當溫度快速升高時,容易導致產品上出現結露等物理現象,導致吸附、吸收,擴散和呼吸。結露的發生與產品所用材料、腔體尺寸、溫升和下降速率、相對濕度、箱內氣壓和空氣流速有關。當試驗箱內環境溫度升高時,由于熱慣性,產品表面溫度低于環境溫度。當濕熱的環境空氣在露點以下遇到產品表面時,空氣中的水蒸氣會在表面凝結形成露珠。如果產品是密封的,當試驗箱內的環境溫度降低時,產品外殼內壁的溫度下降速度會比腔體內的空氣溫度下降得更快,腔體內的濕熱空氣也會凝結成產品外殼內壁上有露珠。由于大多數產品不是*密封的,通常在加熱階段會發生冷凝。
一般來說,純冷凝水不足以導致產品失效,但在應力篩選試驗箱中,冷凝水會與其他因素融合產生物理/化學效應,從而影響產品的安全和質量,例如金屬氧化/電化學腐蝕,有機和無機表面涂層的化學或電化學損傷,摩擦系數的變化,導致粘合或粘附典型失效由材料膨脹、物理強度降低、吸收效應引起的電氣短路等引起。
應力篩選試驗箱進行環境應力篩選時可能會出現凝結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有一定危害的危害,所以我們需要研究如何通過濕度控制避免或減少環境應力篩選過程中出現凝結現象,提出基于干空氣自動補償增壓的解決方案,并驗證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