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常規檢查
(一)一般形態觀察
生長狀態良好的細胞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時可見,細胞透明度大,輪廓不清,只有用相差顯微鏡觀察,才能看清細胞的細微結構。細胞內顆粒少、無空泡,胞膜清晰,培養上清液清澈透明,看不到懸浮細胞和碎片;細胞功能不良時,輪廓增強,胞質中常出現空泡、脂滴和其他顆粒狀物,細胞之間空隙加大,細胞形態可變得不規則,甚至失去原有特點。只有生長狀態良好的細胞才能用于實驗。
細胞生長過程中,CO2積累增多,由于培養液內含有pH指示劑,因此其顏色變化可間接反映細胞的生長狀態。正常情況下,培養液呈桃紅色;呈橙黃色時,細胞一般生長狀態較好;呈淡黃色,則可能是培養時間過長、營養不足、細胞死亡過多;呈紫紅色,則可能是細胞生長狀態不好,或已死亡。
(二)細胞增殖生長狀態
初代或傳代培養時,都有一長短不同的潛伏期。傳代細胞系、胚胎組織或幼體組織潛伏期短,一般在第二天即可見細胞生長,一周內便可連接成片。成體組織的潛伏期長,老齡組織和癌組織更長,有時可達一周左右。
初代組織塊培養法細胞生長,zui先從組織“長”出的為游走細胞,它們多單獨活動,形態不規則,用縮時逐格顯微攝電影法可顯示出極活躍的變形、游走和吞噬活動。在游走細胞之后,接著長出的是成纖維細胞或上皮細胞。只有當出現細胞分裂、細胞數量逐漸增多、形成較大生長暈或連接成片時,細胞才真正進入增殖狀態。成纖維細胞是zui易生長細胞,生長速度較快,低倍鏡下觀察時,前哨部位細胞似火焰狀或放射形狀向外擴展;如接種為游走細胞、膠質細胞等細胞,在密度不大時,可連接成網狀,只有細胞密度增大時才連接成片。
上皮細胞排列緊密,相互接壤成膜狀;上皮膜邊緣整齊,細胞很少單獨活動,生長時整個上皮膜發生移動。上皮細胞尤其是外胚層來源的細胞如表皮細胞等,生長過程中常產生溶解酶,能使細胞間質發生液化,導致細胞相互分離,嚴重時可導致細胞脫落,其確切機制尚不明了.可能與產生透明質酸酶有關。
細胞接種后,經過懸浮期、潛伏期和指數增生期等后,zui終將長滿瓶壁,如不及時做再培養,由于營養物質消耗和代謝產物積累,細胞即進入停滯期。此時細胞輪廓增強,細胞內常出現前述有膨脹線粒體形成的堆積物,細胞變得粗糙,嚴重時細胞從瓶壁脫落,只有及時做傳代,才能使細胞繼續生長。
(三)微生物污染
在長時間反復培養過程中,即使細胞培養用品消毒操作嚴密,也會偶爾發生細菌、支原體、真菌、病毒和其他雜質細胞污染,需隨時注意,一旦發生污染,應及時進行處理。
(四)培養液
在正常情況下,培養液pH介于7.2~7.4,呈紅色。用一般培養箱培養時,隨細胞生長時間延長,CO2積累增多,在超過緩沖范圍之后,營養液酸化逐漸變黃色,這時如不
及時調節pH,會對細胞產生不利影響,嚴重時可使細胞退變死亡。培養液中加N-(2-羥乙基)N’-2-乙烷磺酸(N-2 Hydroxyethylpiperazme-N’-2-ethanesulionicacid,HEPES)或用5%CO2溫箱培養可使pH維持穩定。用含磷酸鹽緩沖系統培養液時,可因瓶口漏氣,CO2溢出,也可能由于培養瓶塞洗刷不潔,殘留堿性物質所致,使之變為堿性而呈紅色。更換營養液的時間,可依據營養物質的消耗而定,細胞生長旺盛時,2~3d更換一次;生長緩慢時,3~4d更換為宜。需特別注意,各種細胞對pH的要求不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