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那艾實驗儀器有限公司>>技術文章>>噴霧干燥機制備鑭鍶鈷氧催化劑的案例分享
鑭鍶鈷氧催化劑(LaSrCoO)(化學式通常為 La???Sr?CoO?,x=0.1~0.6)屬于鈣鈦礦型復合金屬氧化物,具有 ABO?結構(A 位為稀土 / 堿土金屬,B 位為過渡金屬)。其核心特點包括: 可調變的電子結構:Sr 摻雜可引入氧空位和 Co 離子價態變化(如 Co3?/Co??),顯著提升催化活性; 高氧還原 / 析出反應(ORR/OER)活性:廣泛應用于燃料電池、金屬 - 空氣電池等領域; 熱穩定性與抗積碳性:在高溫催化反應(如甲烷燃燒、CO 氧化)中表現優異。 其催化性能與制備方法密切相關,噴霧干燥法通過調控顆粒形貌和孔隙結構,可進一步優化其活性和穩定性。
那艾儀器噴霧干燥機制備鑭鍶鈷氧催化劑的按理分享
共沉淀 - 噴霧干燥法制備 La?.?Sr?.?CoO?用于氧還原反應
制備流程: 前驅體溶液配制: 將硝酸鑭(La (NO?)??6H?O)、硝酸鍶(Sr (NO?)?)、硝酸鈷(Co (NO?)??6H?O)按化學計量比溶解于去離子水,濃度為 1 mol/L; 加入 NaOH 和 Na?CO?混合溶液(pH=9.5~11.5),形成氫氧化物 / 碳酸鹽共沉淀。 噴霧干燥: 將沉淀調漿后通過壓力式霧化器(噴嘴孔徑 0.5 mm,壓力 10 MPa)霧化,進風溫度 200℃,出風溫度 90℃; 干燥后得到粒徑 50~150 μm 的球形前驅體顆粒。 煅燒活化: 在馬弗爐中 700℃煅燒 3 小時,形成鈣鈦礦結構。 性能特點: 比表面積 22 m2/g,氧還原反應(ORR)起始電位 0.92 V(vs RHE),接近商業 Pt/C 催化劑; 多孔結構促進氧氣擴散,在堿性介質中穩定性優于傳統固相法制備的催化劑。 應用場景:堿性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葡萄糖模板 - 噴霧干燥法制備多孔 LaSrCoO?用于 CO 氧化 類比 Ca 摻雜方法)
制備流程: 溶膠 - 凝膠前驅體制備: 將硝酸鑭、硝酸鍶、硝酸鈷按化學計量比溶解于去離子水,加入檸檬酸(金屬離子:檸檬酸 = 1:1.5)作為絡合劑; 加入葡萄糖(金屬離子:葡萄糖 = 1:2)作為造孔劑,攪拌至形成透明溶膠。 噴霧干燥: 采用離心式霧化器(轉速 8000 rpm),進風溫度 220℃,出風溫度 100℃; 干燥后得到粒徑 80~200 μm 的球形前驅體。 煅燒與模板去除: 在空氣氣氛中 800℃煅燒 5 小時,葡萄糖碳化后分解,形成蠕蟲狀多孔結構。 性能特點: 比表面積 44.8 m2/g,CO 轉化溫度低至 180℃; 多孔結構暴露更多活性位點,抗硫中毒能力顯著提升(SO?濃度 300 ppm 時轉化率仍 > 90%)。 應用場景:工業廢氣中 CO 的低溫催化凈化。
金屬有機框架(MOF)輔助噴霧干燥制備 La?.?Sr?.?CoO?用于甲烷燃燒 (基于微波輔助法推測)
制備流程: MOF 前驅體制備: 將硝酸鑭、硝酸鍶、硝酸鈷與 2 - 甲基咪唑混合,在乙醇 / 異丙醇混合溶劑(體積比 2:1)中形成 ZIF-67 衍生 MOF; 加入聚乙烯醇(PVA)作為粘結劑,調節溶液黏度至 500 cP。 噴霧干燥: 采用壓力式霧化器(壓力 20 MPa),進風溫度 250℃,出風溫度 110℃; 干燥后得到粒徑 100~200 μm 的核殼結構顆粒(MOF 內核包裹金屬鹽)。 煅燒與碳化: 在氮氣氣氛中 600℃煅燒 4 小時,MOF 分解為多孔碳骨架,同時金屬鹽轉化為鈣鈦礦氧化物。 性能特點: 碳骨架支撐的多孔結構使比表面積達 35 m2/g,甲烷燃燒溫度(T90)為 580℃; 碳層抑制高溫下 Co 物種的燒結,在 700℃連續運行 100 小時活性無明顯衰減。 應用場景:工業鍋爐尾氣中甲烷的高效燃燒處理。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化工儀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