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MT06 N1 3P D/O MIC 7.0施耐德框架式斷路器
詳細介紹
斷路器的短路分斷能力≥線路的預期短路電流。
假設某電源(SL7 10/0.4kV變壓器)的容量為1600kVA,二次電流為2312A,其出線端5m處的 短路電流為42.96kA。某一支路的額定電流為125A,由于此支路離變壓器很近,如在10m處,則此支路的斷路器需要考慮采用HSM1_125H型塑殼式斷路器(它的極限短路分斷能力為400 V、50kA)。但是離變壓器50m處,由于匯流排等的電阻和電抗值影響,50m處的短路電流已經降到34.5kA,而100m處,降為28.8kA。對此就可選擇HSM1_125M型塑殼式斷路器(它的極 限短路分斷能力為400V、35kA)。
現在國內許多斷路器生產廠家,對同一殼架等級電流的短路分斷能力分為E、S、M、H、L)或C、L、M、H(常熟開關廠的CM1系列)或S、H、R、U(MT06 N1 3P D/O MIC 7.0施耐德框架式斷路器等級別。其中,E為經濟型,S為標準型,M為中短路分斷型,H為高分斷型,L為限流型,C為經濟型,L為低分斷型;M為高分斷型,H為超高分斷型;S為標準型,H為高分斷型,R為限流型,U為超高分斷型。MT06 N1 3P D/O MIC 7.0施耐德框架式斷路器
以HSM1_125型塑殼斷路器為例,E型的極限短路分斷能力為400V、15kA,S型為400V、25kA ,M型為400V、35kA,H型為400V、50kA。
關于斷路器的極限短路分斷能力、運行短路分斷能力和短時耐受電流
極限短路分斷能力(Icu),是指在一定的試驗參數(電壓、短路電流、功率因數) 條件下,經一定的試驗程序,能夠接通、分斷的短路電流,經此通斷后,不再繼續承載其額定電流的分斷能力。它的試驗程序為0—t(線上)C0 (“0”為分斷,t 為間歇時間,一般為3min,“C0”表示接通后立即分斷)。試檢后要驗證脫扣特性和工頻耐壓。
運行短路分斷能力(Ics),是指在一定的試驗參數(電壓、短路電流和功率因數)條件下,經一定的試驗程序,能夠接通、分斷的短路電流,經此通斷后,還要繼續承載其額定電流的分斷能力,它的試驗程序為0—t(線上)C0—t (線上)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