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接地系統
用于自動氣象站的防雷工程務必做好系統接地,即:連線堅固、地網可靠、泄流暢通。總之,在一個工作區域內,盡量將值班室內的計算機、采集器、配電柜、通訊機柜及通信電纜等統籌考慮,按均壓、等電位的原理將工作地、保護地和防雷地組成一個聯合接地網,臺站內各類接地線應從接地匯集線或接地網上分別引入,擴大地網范圍,增強整體防雷能力。
“接地”是避雷技術中的重要環節,無論直擊雷、感應雷或其他形式的雷,都將通過接地裝置導入大地。因此,沒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裝置,就不能有效地進行防雷。從避雷的角度講,把接閃器與大地做良好電氣連接的裝置稱為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作用是把雷電對接閃器閃擊的電荷盡快泄放到大地,使其與大地的異種電荷中和。施耐德(萬高)iPRU 40r 1P AC350V
1.1 地網的設計施耐德(萬高)iPRU 40r 1P AC350V
對于室外氣象觀測場,地網采用閉合環形較好如圖1所示。氣象觀測場大小為25 m×25 m,考慮到施工方便,環行地網應設計為26 m×26 m為宜。四角各設垂直接地體一根,四邊各增設4~5根,垂直接地體長度為2.0~2.5 m,垂直接地體的間距為自身長度的1.5~2倍。水平接地體與垂直接地體相交的焊接點應做防腐處理。接地體埋設深度應≥600 mm。觀測場接地電阻要求:公頻接地電阻應≤4 Ω,對于采用組合單環水平接地方式仍不能滿足要求的場地,可采用多根環行水平接地體或增加輻射式延伸接地體,延伸接地體長度應限制在10~30 m。在鋪設地網的同時,應根據觀測場內地面設備接地的位置,將引下線預先由地網引出。既要考慮設備就近接地,又要兼顧環行地網引下線的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