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礦粉煤泥烘干機
烘干機廣泛適用于茶葉、中草藥、糧食、雞糞、礦渣、鋸末、煤泥、石膏、復合肥、秸稈壓塊燃料、木炭機械、木屑顆粒燃料、鋸末壓塊。烘干機的主要類型有,粉體烘干機、石料烘干機,茶葉烘干機、中草藥烘干機、糧食烘干機、雞糞烘干機、石油烘干機、煤泥烘干機、礦渣烘干機、污泥烘干機、石英砂烘干機、沙子烘干機、粉煤灰烘干機、脫硫石膏烘干機、鋸末烘干機、復合肥烘干機、酒槽烘干機等。
本公司專業從事二手設備的轉讓銷售與回收,主要經營產品:脈沖布袋除塵器(可定制全新)、環保設備、二手化工設備、二手制藥設備、二手淀粉設備、二手面粉設備、二手烘干設備、二手農業設備、二手飼料設備、二手乳品設備、二手飲料設備、二手食品設備、二手油脂設備、二手酒精設備、二手環保設備、二手生物質顆粒設備、二手塑料環保設備、二手生物發酵設備、二手離心機、二手反應釜、二手蒸發器、二手提取罐、二手種子罐、二手發酵罐、二手干燥機、二手壓濾機、二手實驗室設備、二手玻璃鋼儲罐、二手不銹鋼儲罐(可加工定制)。
您所需要的成套設備我們都有,需根據不同的生產廠家及質量而定。同時購銷各種化工制藥食品設備。望您考慮成熟后,帶技術員前來考查!
質量保證,價格合理,服務快捷,客戶至上,以誠相待,薄利多銷。
煤泥烘干機系統主要有熱源系統(熱風爐、煤氣發生爐、沸騰爐)、進料系統、輸送系統、烘干系統、除塵系統、引風設備、電器控制系統組成。
干燥系統設計原則
1、與生產組織和管理相適應;
2、采用新工藝與新設備,提高作業效率;
3、采取有效的生產組織、勞動安全與環境保護措施;
4、充分考慮物料均勻給料的重要性,考慮必要的不均衡系數后進行設備合理選型;
5、干燥主機的設計,確保對物料的適應性強,不沾粘筒體內壁且高效節能;
6、注重選用設備性能*,工作可靠,操作方便的新型、高效、節能型的機電產品。還充分考慮機電設備檢修的需要,配備必要的檢修設備;
特點
1、干燥機抗過載能力強,處理量大,燃料消耗少,干燥成本低;
2、采用順流干燥方式,煙氣與濕物料由同一側進入干燥機,可以利用高溫煙氣獲得很高的蒸發強度,干燥機出口溫度低,熱效率高;
3、可根據不同的物料性質改變運行參數,使物料在干燥機筒體內能夠形成穩定的全斷面料幕,質熱交換更為充分;
4、新型給料、排料裝置,杜絕了滾筒干燥機給料堵塞、不連續、不均勻和返料等現象,降低了除塵系統的負荷;
5、新型內部結構,強化了對已分散物料的清掃和熱傳導作用,消除了筒體內壁的沾粘現象,對物料水分、粘性的適應性更強;
6、干燥機實現了 “ 零水平推力 ” ,大大減少了擋托輪的磨損,筒體運轉平穩可靠;
7、干燥機采用 “ 調心式托輪裝置 ” ,使托輪和滾圈的配合永遠呈線性接觸,從而大大降低了磨損和動力損 耗;
8、可根據用戶要求控制產品粒度和水分,干燥煤泥時產品水分可達 8% 以下,粒度可控制在 8mm 以下。
應用范圍
高效節能煤泥干燥機是在滾筒干燥機的基礎上開發研制而成的新型干燥設備,可廣泛應用于:
1、煤炭行業煤泥、原煤、浮選精煤、混合精煤等物料的干燥;
2、建筑行業高爐礦渣、粘土、石灰石、沙子、石英石等物料的干燥;
3、選礦行業各種金屬精礦、廢渣、尾礦等物料的干燥;
4、化工行業非熱敏性物料的干燥。
意義
編輯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開采,煤作為能源資源,在工業發展和日常生活中都是*的,在開采過程中,經過洗選,露天堆放,一部分煤被水沖走,經過沉淀形成煤泥,這樣造成了煤源的流失,同樣這些煤泥回收再利用的難度較大,煤泥烘干機的研發和生產,是對煤泥回收和利用的有效的辦法。
煤泥烘干行業是新興起的一個行業,技術的革新和完善使煤泥的烘干處理實現了工業化、自動化。煤炭綜合利用是煤炭企業改變單一經營的必由之路,是煤炭行業扭虧增盈的希望所在。我國原煤入洗率在30%左右,每年的煤泥排放量超過2000萬噸,此煤泥的利用問題非常緊迫。在我國的許多地區,如果按同等發熱量計價,煤泥的實際售價遠低于原煤,特別是在一些礦區,煤泥銷售不暢,以致大量堆積,如果能夠將煤泥干燥降水后生產工業型煤,代替礦區的部分自用煤,實現就地消化,既可節約能源、提高效益,又可減少礦區的環境污染。
煤優點
1、適用多種燃燒爐使用:高溫沸騰爐,磨煤噴粉爐以及人工加煤爐。
2、傳動大小齒輪采用銷柱可換齒輪,取代了傳統的鑄鋼齒輪。
3、采用集中控制系統,可實現大型企業微機中央監控管理。
4、節約成本投資,又大大降低了維修費用和時間。
煤泥分布
我國煤炭資源在地理分布上的總格局是西多東少、北富南貧。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經濟還不發達的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貴州、寧夏等6省(自治區),它們的煤炭資源總量為4.19萬億t,占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82.8%;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儲量為8 229億t,占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的82.1%,而且煤類齊全,煤質普遍較好。而我國經濟發達,工業產值高,對外貿易活躍,需要能源多,耗用煤量大的京、津、冀、遼、魯、蘇、滬、浙、閩、臺、粵、瓊、港、桂等14個東南沿海省(市、區)只有煤炭資源量0.27萬億t,僅占全國煤炭資源總量的5.3%;截止1996年末煤炭保有儲量只有548億t,僅占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的5.5%,資源十分貧乏。其中,我國繁華的現代化城市——上海所轄范圍內,未發現有煤炭資源賦存;開放程度較高的廣東省,截止1996年末,只有煤炭保有儲量6億t,天津市只有4億t,浙江省只有1億t,海南省不足1億t。不僅資源很少,而且大多數還是開采條件復雜、質量較次的無煙煤或褐煤,不但開發成本大,而且煤炭的綜合利用價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