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詳細介紹
液體肥生產線廠家 水溶肥水劑配料系統
配料、混合、輸送等保證其連續、高效、穩定的工作。總控柜密封防潮、防塵。控制功能包括:
1.原料的自動稱重配比。
2.配比好的物料自動卸入混合機自動混合自動卸出。
3.化的程序設計,實現各組成設備效的匹配。
4.各料倉及混合機均有檢測是否*排清物料的功能指示。
5. 安全性設計、人性化設計。總控設有急停按鈕開關。
6. 設備與設備之間下料口處采用方便拆裝的軟質不透氣和不透水的連接。
7. 對系統各種故障發出報警。
液體肥設備性能特點
液體肥料的成套生產設備,包括自動上料、計量配料、攪拌溶合、沉淀過濾、定量灌裝等工藝過程。
磷肥的合理施用不僅要考慮土壤條件、磷肥品種特性、作物營養特性、施肥方法,還要考慮與氮肥的合理配比和磷肥的后效。當土壤中鉀和微量元素不足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元素,以免成為小限制因子
(3)根據肥料性質合理分配和施用
水溶性磷肥適于大多數作物和土壤,但以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更為適宜。一般可做基肥、追肥和種肥集中施用。弱酸溶性磷肥和難溶性磷肥分配在酸性土壤上,做基肥施用,施在吸磷能力強的喜磷作物上效果更好。同時弱酸溶性磷肥和難溶性磷肥的粉碎細度也與其肥效密切相關,磷礦粉細度以90%通過100目篩孔,即大粒徑為0.149mm為宜。鈣鎂磷肥的粒徑在40-100目范圍內,其枸溶性磷的含量隨粒徑變細而增加,超過100目時其枸溶率變化不大,不同土壤對鈣鎂磷肥的溶解能力不同及不同種類的作物利用枸溶性磷的能力不同,所以對細度要求也不同。在種植旱作物的酸性土壤上施用,不宜小于40目,在中性缺磷土壤以及種植水稻時,不應小于60目,在缺磷的石灰性土壤上,以100目左右為宜。
液體肥生產線廠家 以種肥、基肥為主,根外追肥為輔
從作物不同生育期來看,作物磷素營養臨界期一般都在早期,如水稻、小麥在三葉期,棉花在二至三葉期,玉米在五葉期,都是作物生長前期,如施足種肥,就可以滿足這一時期對磷的需求,否則,磷素營養在磷素營養臨界期供應不足,至少減產15%。在作物生長旺期,對磷的需要量很大,但此時根系發達,吸磷能力強,一般可利用基肥中的磷。因此,在條件允許時,三分之一做種肥,三分之二做基肥,是適宜的磷肥分配方案。如磷肥不足,則首先做種肥,既可在苗期利用,又可在生長旺期利用。生長后期,作物主要通過體內磷的再分配和再利用來滿足后期各器官的需要,因此,多數作物只要在前期能充分滿足其磷素營養的需要,在后期對磷的反應就差一些。但有些作物如棉花在結鈴開花期、大豆在結莢開花期、甘薯在塊根膨大期均需較多的磷,這時我們就以根外追肥的方式來滿足它們的需要,根外追肥的濃度,單子葉植物如水稻和小麥以及果樹的噴施濃度為1%-3%。雙子葉植物如棉花、油菜、蕃茄、黃瓜等則以0.5%-1%為宜。
采用微生物發酵工藝,主要分為5道工序。
1、 貯液,沼液經預處理后送入原料罐,貯藏后送入發酵罐;
2、接種發酵,沼液進入發酵罐,接種特定有益生物,并伴隨充分的攪拌混合,液體在發酵罐中停留后送入配料罐;
3、養分配料,為使肥料品質符合國家標準,需按嚴格的工藝程序向沼液中添加養分;
4、貯液,添加養分后的液體送入成品罐,貯藏后送入包裝罐;
5、包裝,對成品液體肥料進行自動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