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基恩士KEYENCE光纖傳感器特性:
可長時間持續準確檢測
采用全新的高亮度 LED 和高效的線路設計,光強度得到大幅提升。
在檢測環境衛生條件差或檢測反射率低的工件等對功率,有要求的情況下能確保長時間的穩定檢測。
超高清多語言顯示屏
突破了只能讀取 7 段字符的限制。因此無需說明書也能輕松地進行設置。另外,與文字以外的部分的對比度較高,可視性強。
實時狀態顯示的光纖指示燈
傳感器的ON/OFF 與光纖的指示燈聯動,能根據傳感器的狀態發出綠光,狀態的可視化成為可能。
如使用改變成接收器的光軸調整模式,光纖元件會告知光軸校準的要點,因此只需一人即可輕松地調整光軸。
日本基恩士KEYENCE光纖傳感器技術參數:
型號 | FS-N41C*1 | 類型 | M8 連接器*2 | 主單元/ 擴展單元 | 主單元 | 響應時間 | 23 µs (S-HSPD*3) /50 µs (HSPD*4) /250 µs (FINE) /500 µs (TURBO) /1 ms (SUPER) /4 ms (ULTRA) /16 ms (MEGA) /64 ms (TERA) | 控制輸出數 | 2*5 | 外部輸入數 | 1*5 | 光源 LED | 投光側:紅色 4 元素 LED (波長 660 nm) | 控制輸出 | 開路集電極 30 V 以下,1 路輸出 100 mA 以下, 2 路輸出合計 100 mA 以下 (單獨使用時) /20 mA 以下 (增設時) 剩余電壓 NPN 1.4 V 以下 (輸出電流:10 mA 以下) /2 V 以下 (輸出電流:10 至 100 mA) PNP 1.6 V 以下 (輸出電流:10 mA 以下) /2.2 V 以下 (輸出電流:10 至 100 mA) | 外部輸入 | 輸入時間 2 ms (ON) /20 ms (OFF) 以上*6 | 保護電路 | 電源逆接保護、輸出過電流保護、輸出浪涌保護、輸出逆接保護 | 抗干擾臺數 | S-HSPD/HSPD 0 臺,FINE 4 臺,TURBO/SUPER/ULTRA/MEGA/TERA 8 臺 (設為雙倍數防干擾時,干擾消除變為 2 倍) | 電源 | 電源電壓 | 10 至 30 VDC [包括紋波 (P-P) 10% 以下],class2 或 LPS*7 | 消耗電流 | 正常情況下:910 mW 以下 (24 V 時 36 mA 以下,12 V 時 65 mA 以下) 經濟模式 ON 時:840 mW 以下 (24 V 時 33 mA 以下,12 V 時 60 mA 以下) 經濟模式 FULL 時:750 mW 以下 (24 V 時 30 mA 以下,12 V 時 52 mA 以下)*8 | 環境抗耐性 | 環境光照 | 白熾燈:20,000 lux 以下、日光:30,000 lux 以下 | 使用環境溫度 | -20 ℃ 至 +55 ℃ (無凍結)*9 | 耐振動性 | 10 至 55 Hz,雙振幅 1.5 mm,X、Y、Z 方向各 2 個小時 | 耐沖擊性 | 500 m/s2 X、Y、Z 方向各 3 次 | 外殼材料 | 主體及外殼均為聚碳酸酯 | 重量 | 約 25 g |
|
KEYENCE光纖傳感器工作原理:
光纖傳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將來自光源的光經過光纖送入調制器,使待測參數與進入調制區的光相互作用后,導致光的光學性質(如光的強度、波長、頻率、相位、偏振態等)發生變化,稱為被調制的信號光,再利用被測量對光的傳輸特性施加的影響,完成測量。
光纖傳感器的測量原理有兩種。
物性型光纖傳感器原理,物性型光纖傳感器是利用光纖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將輸入物理量變換為調制的光信號。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纖的光調制效應,即光纖在外界環境因素,如溫度、壓力、電場、磁場等等改變時,其傳光特性,如相位與光強,會發生變化的現象。
因此,如果能測出通過光纖的光相位、光強變化,就可以知道被測物理量的變化。這類傳感器又被稱為敏感元件型或功能型光纖傳感器。激光器的點光源光束擴散為平行波,經分光器分為兩路,一為基準光路,另一為測量光路。外界參數(溫度、壓力、振動等)引起光纖長度的變化和相位的光相位變化,從而產生不同數量的干涉條紋,對它的模向移動進行計數,就可測量溫度或壓等。
結構型光纖傳感器原理,結構型光纖傳感器是由光檢測元件(敏感元件)與光纖傳輸回路及測量電路所組成的測量系統。其中光纖僅作為光的傳播媒質,所以又稱為傳光型或非功能型光纖傳感器。
查看更多產品詳情請點擊:KEYENCE光纖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