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袁蘭香
- 電話:
- 13717032088
- 手機:
- 13717032088
- 傳真:
- 86-755-28578000
- 地址:
- 龍華新區梅龍大道906號創業樓
- 個性化:
- www.nihon17.com
- 網址:
- www.tamasaki.cn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
現在很多傳感器都向著微型化發展,微型傳感器更方便我們安裝,但是我們在研制微型傳感器的時候如何確保他/她的精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以壓力傳感器為例,很多地方都需要微型壓力傳感器,但同時也需要高精度的壓力傳感器,生產出高精度微型壓力傳感器顯得很重要。微型壓力傳感器采用壓電單晶片結構,并內置前置放大器,通過放大器放大微弱信號并實現阻抗變換,從而使傳感器具有量程小、靈敏度高、抗干擾性好等特點。這類傳感器已廣泛用于脈搏、管壁壓力波動等微小信號的檢測。但與此同時,對于微壓傳感器精準度的檢驗這一技術難題,就迫切
-
我們有時候遇到客戶反映稱重傳感器測量不準,經計量檢定人員現場檢查發現,導致失準的原因是冰凍。大雪過后,天空快速放晴,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氣溫回升,積雪融化,雪水順著稱重傳感器的各處縫隙流到傳感器底部,與常年沉積的灰塵融合在一起,形成潮濕的泥。到了夜晚,氣溫急劇下降,泥和水結成冰,將稱重傳感器與地面凍結在一起,形成了數個堅固的支撐點或支撐面。當第二天再次稱量貨物時,稱重傳感器就出現了計量失準現象。稱重傳感器失準表現在哪些方面呢?第一,表現在承重臺板不活動或活動阻尼特別大。而正常使用的稱重傳感器有正
-
新型溫度傳感器呈現出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等發展趨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領域得到進一步拓寬。NTC作為溫度傳感器的重要分支,醫療電子、移動通信、辦公自動化、汽車電子等都是其新的應用領域。在醫療電子設備領域,醫療電子設備日益向高集成度發展,偏向個人護理型,例如家庭護理、家庭保健及個人健康體檢。而醫院設備應用則向小型化、便攜化和專業化發展。微型化的高精度溫度傳感器正是推動醫療電子設備迅猛發展的最大動力。在通信類產品領域,溫度傳感器是bi不可少的零件、是網絡系統的神經元,主要應用在如手
-
現在很多傳感器都是采用電流信號輸出,比如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角度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等。電流輸出型變送器的輸出范圍常用的有0~20mA及4~20mA兩種,電流變送器輸出最小電流及最大電流時,分別代表電流變送器所標定的最小及最大額定輸出值。電流傳感器輸出有很多優點,電流信號輸出我們后續應該連接什么設備呢?對于輸出0~20mA的變送器,在電路設計上我們只需選擇合適的降壓電阻,在A/D轉換器輸入接口直接將電阻上的0-5V或0-10v電壓轉換為數字信號即可,電路調試及數據處理都比較簡單。但劣勢是無法判
-
溫度傳感器大多都是插入型的,溫度傳感器前面的插入桿就是其感應端,一旦損壞就嚴重影響溫度傳感器的測量精度。溫度傳感器在使用難免會發生破裂的現象,會直接影響到可靠的安全運行。通過對傳感器插入桿破裂現象的調查,查找原因,發現導致溫度傳感器插入桿破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溫度傳感器插入桿受高速流體沖擊,載負過大,應力超過極限,導致插入桿破裂;溫度傳感器插入桿本身的加工缺陷,導致應力集中,容易造成插入桿斷裂;管道振動過大,造成溫度傳感器插入桿疲勞損壞;流體流經溫度傳感器插入桿時,誘發溫度傳感器插入桿振
-
接近開關:一種主要用在工業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以實現轉數/速度、限位、定位檢測、計數…..等控制,并且是在檢測物體環節中全盤無機械接觸的新型傳感開關元件。當有物體接近到接近開關的檢測距離內時,即發出開關控制信號。接近開關也叫接近傳感器;又稱無觸點行程開關,它除了可以完成行程控制和限位保護外,還是一種非接觸型的檢測器件,用作檢測零件尺寸和測速等,也可用于變頻計數器、變頻控制的脈沖發生器、傳動機械的位置控制和自動加工程序的銜接等。特點有性能穩定、壽命長、微功耗、定位精度高、動作響應頻率高、防水
-
扭矩是旋轉動力系統中最頻繁需要測試的一種參數,通常我們用扭距傳感器來實現旋轉動力系統中扭距值的測量。在扭距測量過程中,應變應變電測和無線遙測是優先考慮的兩種方式。扭矩測試比較成熟的檢測手段為應變電測技術,它具有精度高,頻響快,可靠性好和壽命長等優點。將專用的測扭應變片用應變膠粘貼在被測彈性軸上,并組成應變橋,若向應變橋提供工作電源即可測試該彈性軸受扭的電信號。這就是基本的扭矩傳感器模式。但是在旋轉動力傳遞系統中,最棘手的問題是旋轉體上的應變橋的橋壓輸入及檢測到的應變信號輸出如何可靠地在旋轉部分與
-
質量流量傳感器按照測量方式可分為熱分布式和浸入式兩種,這兩種傳感器在安裝方面尤為注意,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測量誤差增大,以致測量結果無意義。本文就著重講述這兩種流量傳感器安裝區別:熱分布式本類流量傳感器對上下游配管布置不敏感,通常認為無上下游直管段長度要求。國際標草案ISO/DIS11451認為流量測量不受旋轉流和流速場剖面畸變影響。然而BS7405卻認為;①流量傳感器上下游直管段長度可小至2D;②在流量傳感器進口端置一金屬(或塑料)網,可有效地改善流速分布畸變,得到分布均勻的氣流;③要防止從小管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