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防雨密封性試驗設備及技術要求
淋雨設備工作原理和組成
- 工作原理:由電機驅動水泵,水從蓄水池內不斷泵入主管路,經壓力調節和流量調節,進入淋雨管管路,通過噴嘴射向車體表面,噴射出的水被匯集流入蓄水池,經過沉淀、過濾后循環使用。
- 組成:淋雨裝置主要由水泵、壓力自動調節閥、水壓表、主管路、分管路、支管路、流量計、流量調節閥、噴嘴、噴嘴架、噴嘴架驅動調整機構和蓄水池構成。
技術要求
- 淋雨裝置應由噴嘴及噴嘴架構成前、后、左、右、頂部和底部六個矩形噴淋面,每部分需能單獨控制,在通向各個噴淋面的分管路起始端,分別設置流量計和流量調節閥。
- 水泵的揚程、流量以及管路直徑等應滿足系統使用要求。
- 各噴淋面應涵蓋淋雨試驗所涉及的外形尺寸zui大的車型以及各種車型的各受檢部位。
- 在各噴淋面支管路上均勻安裝噴嘴,噴嘴間橫向及縱向間距為0.4m,噴嘴數量應保證對應車身外表面各受檢部位處于淋雨區域內。頂部及底部噴嘴的軸線與水平面垂直,前部及后部噴嘴的軸線與車輛縱向對稱面平行,側面噴嘴的軸線與車輛縱向對稱面垂直。噴嘴垂直朝向對應車身。底部噴嘴位于地面以下0.2m,其余噴嘴與車身外表面距離為0.7±0.2m。噴嘴出水應均勻且呈60度圓錐體形狀,噴孔直徑為2.5mm-3mm,所有噴嘴的尺寸及內部結構應相同。
- 車身前部平均淋雨強度為(12±1)mm/min,車身其他部位平均淋雨強度為(8±1)mm/min.
流量計算公式:Q=6FN/625式中:Q—對應流量(m3/h);F—平均淋雨強度(mm/min);N—流量計所對應噴嘴總數。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