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樹脂在新能源三元鋰電廢水鈷回收項目應用
螯合樹脂運行
在三元前軀體廢水回收鎳鈷工藝中,科海思通過精確控制流速、溫度和再生條件,實現了鎳鈷的高效回收,出水重金屬含量低于0.1mg/L。。飽和的樹脂通過硫酸再生,之后進行清水清洗和氫氧化鈉轉型,恢復樹脂的吸附能力,準備下一輪吸附循環。
設備設計
科海思回收鎳鈷工藝,通過采用耐腐蝕的316l增壓泵將前驅體廢水泵入Tulsimer®CH-90Na螯合樹脂交換系統,罐體設備采用碳鋼襯膠的形式滿足的穩定運行,鋼板材質選用Q235標號,熱硫化丁基橡膠,保證系統結構的穩定和防腐效果。
科海思回收鎳鈷工藝技術優勢
穩定性高:科海思鎳鈷回收工藝通過采用Tulsimer®CH-90Na螯合樹脂,可保證后段蒸發結晶鹽的純凈度,及蒸發器運行的穩定性,防止重金屬鹽的板結問題。
自控化程度高:此工藝流程高度自動化,提升了生產效率和操作精確性,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提高了系統的整體可靠性與穩定性。
環保效益:此工藝可使出水有色金屬殘留<0.1mg/l,吸附容量大,可到達30g/l的吸附容量,顯著減少了有害物質的排放,符合嚴格的環保法規。
經濟效益:此工藝回收得到的鎳、鈷可以重新投入生產,減少了對原材料的需求和成本。與此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的潛在罰款和修復成本,為企業帶來了雙重經濟效益。
實際應用案例
在四川某新能源公司三元鋰電廢水鈷回收項目中,日處理水量為900立方米,進水鈷含量為100mg/l,科海思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靈活采用三元鋰電廢水鈷回收工藝,通過脫碳塔、活性炭過濾器以及離子交換系統的組合,成功實現了出水鈷含量穩定在1mg/l。
在湖南某新材料三元前驅體廢水除鈷項目中,入水鈷含量為150mg/l,處理水量是25m3/h,科海思根據整個項目情況,與業主深度溝通,采用三級串聯運行工藝,出水鈷含量做到1mg/l以下,遠低于業主要求的3mg/l。
而在另外一家生產四氧化三鈷和三元前驅體的新材料科技企業除鈷的項目中,鈷含量 2mg/l,處理水量是 25m3/h,科海思綜合水質、水量以及客戶要求等情況,通過沉淀系統+過濾系統+螯合樹脂系統的組合,出水鈷含量做到0.05mg/l以下。
科海思的三元前驅體廢水回收鎳鈷工藝,通過Tulsimer螯合樹脂的應用,實現了鎳鈷的高效回收,既解決了環保問題,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為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螯合樹脂在新能源三元鋰電廢水鈷回收項目應用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