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顯移液器憑借高精度、可追溯性等優勢,已成為實驗室標配工具。然而,操作不當易導致數據偏差或設備損壞。本文從操作流程、技巧優化及誤區規避三方面展開說明。
一、標準化操作流程
量程設置
旋轉調節旋鈕至目標體積,避免快速轉動導致內部齒輪磨損。例如,移取200μL液體時,需將量程調至刻度線對齊200μL標識,并觀察顯示屏確認數值穩定。
吸頭安裝
垂直輕壓吸頭至“咔嗒”聲,確保密封性。禁止斜插或反復敲擊,否則可能損壞吸頭錐口,引發漏液。實驗表明,錯誤安裝會導致5%-10%的體積損失。
預潤洗步驟
吸液前用目標液體潤洗吸頭2-3次,減少表面張力影響。例如,移取高粘度溶液(如甘油)時,未潤洗可能導致實際體積偏差超15%。
吸液與排液
吸液:將吸頭浸入液面下2-3mm,緩慢松開按鈕至第一擋位,等待1-2秒使液體充分進入吸頭。
排液:貼緊容器壁緩慢按下按鈕至第二擋位,排出殘余液體。對于微量移液(<10μL),需保持吸頭接觸容器壁3秒以上。
二、關鍵操作技巧
角度控制:保持移液器垂直(傾斜角度<15°),避免吸頭接觸容器底部或側壁,防止液體濺出或產生氣泡。
溫度平衡:若液體與吸頭溫度差異大(如從4℃冰箱取出的樣本),需靜置至室溫再移液,否則熱脹冷縮會導致體積誤差。
速度匹配:根據液體粘度調整操作速度。低粘度液體(如水)可快速吸液,高粘度液體(如血清)需放慢速度以減少掛壁。
三、常見誤區與糾正
誤區1:吸液后立即排液
問題:液體未充分進入吸頭,導致實際體積不足。
糾正:吸液后停留1-2秒,尤其在移取微量或高粘度液體時。
誤區2:用數顯移液器混合液體
問題:反復吹打會引入氣泡或改變液體濃度,且可能損壞活塞。
糾正:需混合時,應使用專用振蕩器或顛倒混勻。
誤區3:長期使用同一量程不校準
問題:頻繁使用同一量程(如100μL)會導致該區域齒輪磨損,精度下降。
糾正:定期輪換使用不同量程,并每6個月按ISO8655標準校準。
誤區4:高溫高壓滅菌后立即使用
問題:滅菌后吸頭內部可能殘留水蒸氣,影響移液準確性。
糾正:滅菌后晾干或用壓縮空氣吹干吸頭,再安裝使用。
四、維護與保養
日常清潔:用75%乙醇擦拭外殼,避免使用有機溶劑(如丙酮)腐蝕顯示屏。
定期潤滑:每3個月在活塞處涂抹專用硅脂,減少摩擦力。
存放環境:垂直放置于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導致顯示屏老化。
總結:正確使用數顯移液器需結合標準化流程、技巧優化與定期維護。通過規避常見誤區,可顯著提升實驗重復性,延長設備壽命,為科研數據可靠性提供保障。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