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
輸油氣管道所處的地帶,氣候差異比較大,地質條件比較復雜,沿線分布大量的滑坡、塌滑體、危巖等地質災害,特別是在降雨、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誘發下,地質災害體可能產生變形和失穩,引發地質災害。
因長輸管道一般淺埋敷設于地表,地質災害的發生將會對周圍輸氣管道產生沖擊甚至嚴重破壞,不但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更會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而地質災害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因此除了對已暴露的地質災害盡快治理外,還需要對已治理的或者有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一定時期的地質災害體監測。
二、方案概述
采用傳統點式傳感器、GNSS相結合的技術,組成集數據實時采集、傳輸、分析、預報、發布于一體的管道變形、地表變形監測預警系統。該系統不僅用于監控地質災害作用下管道的安全狀態,而且為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風險評價系統提供科學、有效的支持。
對管道地質災害的隱患點,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應力應變監測技術、及現代通信技術,以遠程自動化監測為主,取得完整的基礎數據;對監測所獲取的動態數據和基礎信息數據進行隨機存儲,建立管道應變監測數據庫。
以監測數據庫為基礎,充分利用軟件技術、應力應變分析評價技術、網絡技術,輸出直觀的定量化指標,使管道安全的管理者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管道地質災害作用下管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三、方案示意圖
四、方案功能特點
1、7*24小時全生命周期監測;
2、具有遠程控制功能,可通過軟件對現場監控主機進行召測、遠程設置參數等,方便用戶的使用與管理;
3、適應惡劣環境能力強;
4、具有穩定可靠的數據采集、顯示、管理、分析與通信功能;
5、可以綜合分析歷史數據,能夠對管道變形與土體沉降變化等進行綜合分析,確保管道的安全性;
6、具有良好的防雷抗干擾功能,有效避免系統的雷擊損壞;
7、具有自預警與報警功能。不同的分析算法相結合,將所有可能出現的管道狀態均涵蓋進入系統,從而有限預防與預警事故。
五、主要監測設備
1)長距離分布式光纖解調儀DITEST
2)應變傳感光纜SMC
3)管道本體應力監測站
4)管道本體振動監測站
5)管道本體位移監測站
6)GNSS地表位移監測站
7)地下水監測站
8)管道埋深監測站
9)地震監測站
10)土壓監測站
11)雨量監測站
12)視頻監測站
13)管道本體及地災監測平臺
14)分布式光纖監測平臺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