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牢度儀是用于檢測紡織品顏色耐摩擦、耐洗、耐汗漬等性能的專用設備,其測試結果直接反映面料在實際使用中的顏色穩定性。以下從設備組成、操作流程、參數控制、結果評定及維護要點等方面詳細闡述使用細節。
一、設備組成與功能
1. 核心組件
- 摩擦測試模塊:包含可調節壓力的摩擦頭、往復運動機構,用于干/濕摩擦測試。
- 洗滌/汗漬測試模塊:配備恒溫水浴、旋轉架或振蕩器,模擬不同溶劑環境下的褪色情況。
- 標準貼襯織物:符合ISO 105標準的多纖維布(如羊毛、絲綢、棉等),用于對比評級。
- 評級系統:包括標準灰色樣卡(GB 251)、燈光觀察箱(D65光源)或分光測色儀。
2. 輔助工具
- 壓力砝碼:確保摩擦頭對樣品的壓力恒定(如5N±0.05N)。
- 計時器:精確控制測試時間(如摩擦10秒±0.1秒)。
- 滴液裝置:用于精準施加汗漬、試劑等液體。
二、測試前準備工作
1. 樣品預處理
- 裁剪樣品為40mm×40mm(摩擦測試)或100mm×40mm(洗滌測試),標記正反面。
- 如需濕摩擦測試,將樣品浸入三級水中潤濕后取出,多余水分用軋液機(200kPa壓力)去除。
2. 儀器校準
- 壓力校準:使用測力計調整摩擦頭壓力至標準值(如干摩擦4.9N,濕摩擦9.8N)。
- 速度校準:設定往復頻率為1次/秒(誤差≤±5%)。
- 溫濕度控制:實驗室溫度23℃±2℃,濕度65%±5%,避免環境干擾。
3. 耗材準備
- 標準貼襯織物需剪裁至與樣品相同尺寸,使用前脫脂處理(丙酮清洗后干燥)。
- 洗滌測試需配制標準皂液(如每升含5g非離子表面活性劑,pH=10±0.5)。
三、操作流程與關鍵步驟
1. 耐摩擦色牢度測試
- 干摩擦測試
- 將樣品固定于底座,標準貼襯織物平鋪于樣品表面。
- 調節摩擦頭壓力至規定值,啟動設備往復摩擦10次(直線行程60mm)。
- 取下貼襯織物,與標準灰卡對比評級(5級制,5級最佳)。
- 濕摩擦測試
- 將濕樣品與濕潤貼襯織物疊加,覆蓋聚乙烯膜防止水分蒸發。
- 摩擦頭包裹濕潤脫脂棉(含水量95%±5%),重復干摩擦步驟。
2. 耐洗色牢度測試
- 試樣裝載:將樣品與標準布縫制成組合試樣(沿短邊縫合,間距3mm)。
- 溶液配制:按標準濃度配制洗滌液(如GB/T 3921中規定的肥皂液)。
- 測試條件:
- 浴比1:50,溫度40℃±2℃,轉速40rpm±2%。
- 洗滌30分鐘后取出,冷水沖洗并晾干。
- 評級:對比褪色后的樣品與原樣,結合標準布沾色程度評定等級。
3. 耐汗漬色牢度測試
- 人工汗液配制:
- 酸性汗液(pH=5.5):L-組氨酸0.5g,氯化鈉2g,磷酸二氫鈉1.5g,加蒸餾水至1L。
- 堿性汗液(pH=8.0):L-組氨酸0.5g,氯化鈉5g,硼酸2g,加蒸餾水至1L。
- 測試步驟:
- 將樣品與貼襯織物浸泡于汗液中,加壓12.5kPa保持30分鐘。
- 取出后離心去除多余液體,夾在吸水紙中常溫干燥。
- 對比標準灰卡評定變色與沾色等級。
四、參數控制與數據記錄
1. 數據記錄要點
- 記錄樣品編號、測試方法、參數及評級結果。
- 拍攝樣品與標準布對比圖,存檔電子版報告。
- 異常數據需標注原因(如設備故障、操作失誤)。
五、結果評定與注意事項
1. 評級標準
- 變色等級:樣品本身顏色變化,對比標準灰卡(如5級無變化,1級嚴重變色)。
- 沾色等級:標準布上沾染的色澤深度,分5級評定。
2. 常見誤差控制
- 壓力不均:定期檢查砝碼質量,校準壓力傳感器。
- 液體殘留:濕測試后需清除樣品表面多余液體。
- 光照影響:評級時在D65標準光源下進行,避免自然光干擾。
六、設備維護與保養
1. 日常維護
- 清潔摩擦頭、水槽及夾具,防止染料殘留腐蝕金屬部件。
- 每月校驗壓力傳感器與計時器精度。
- 更換磨損的摩擦頭(如橡膠層開裂)及標準貼襯織物(每季度更換一次)。
2. 長期存放
- 關閉電源,排空水箱,涂抹防銹油保護金屬部件。
- 覆蓋防塵罩,置于干燥環境避免受潮。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