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多參數分析儀作為現代水質監測的重要設備,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飲用水安全、地表水監控及工業過程控制等領域。其能夠實時檢測pH、溶解氧(DO)、電導率、濁度、溫度、ORP等多個關鍵水質參數,為環境監管和工藝優化提供數據支撐。然而,為了確保儀器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科學規范的校準方法與嚴格的計量檢定要求顯得尤為重要。
一、常見的校準方法
1.標準溶液校準法
針對pH、電導率、溶解氧等參數,使用經國家認證的標準緩沖液或氣體進行兩點或多點校準,以修正傳感器偏差。例如:pH值常用4.01、7.00、10.00三點校準;電導率則使用不同濃度的KCl標準液進行標定。
2.空氣校準法
主要用于光學或極譜式溶解氧傳感器,在無氧環境下(如純水靜置)進行零點校準,再在空氣中進行飽和點校準,從而建立準確的測量范圍。
3.濁度標準片/懸浮液校準
使用標準濁度片或福爾馬肼懸浮液對濁度傳感器進行定期校正,確保讀數一致性。
4.自動校準功能
多數在線分析儀具備定時自動校準功能,可通過預設程序實現無人值守操作,提高數據連續性與穩定性。
5.交叉驗證與現場比對
定期將在線儀表數據與實驗室便攜儀器或標準樣品檢測結果進行比對,發現系統誤差并及時調整。
二、計量檢定要求
1.依據標準規范執行
校準和檢定應參照《JJF 1117-2019水質自動分析儀校準規范》《HJ 915-2017地表水自動監測技術規范》等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規程,確保合規性。
2.主要檢定項目包括:
示值誤差:評估儀器顯示值與標準值之間的差異;
重復性:測試同一條件下多次測量的一致性;
穩定性:考察儀器長時間運行后的漂移情況;
響應時間:判斷從接觸樣品到穩定讀數所需的時間;
零點與量程漂移:評估儀器基線穩定性。
3.建議檢定周期
通常每6個月至1年進行一次專業計量檢定,若設備處于高腐蝕、高溫或頻繁使用的環境中,應適當縮短檢定周期。
由有資質機構實施
計量檢定需由具有CMA資質或國家授權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完成,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定證書。
在線多參數分析儀的校準與計量檢定是保障其長期穩定運行和數據性的基礎。通過規范的操作流程和嚴格的管理要求,不僅能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也為水資源保護、污染防控和智慧水務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未來,隨著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在線分析儀的自校準、遠程診斷和云端檢定能力也將進一步發展,助力構建更加高效、精準的水質監測體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