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監測儀器生產及技術現狀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基礎和,隨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環境監測儀器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的生產企業有140余家,年產值4.8億元,約占全國環保產品產值的2.3%。環境監測儀器的主要產品是各種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監測、噪聲與振動監測、放射性和電磁波監測儀器。我國生產的煙塵采樣器、煙氣采樣器、總懸浮微粒采樣器、油份測定儀、污水流量計等環境監測儀器已接近或達到*水平,在國內市場上占有很大比例。國產大型實驗室用原子吸收、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氣相色譜儀等監測儀器自動控制技術采用程度較低,關鍵零部件尚依賴進口。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多是中小型企業生產,產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檔的環境監測儀器,遠不能適應我國環境監測工作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
①技術檔次低,低水平、重復生產嚴重,規模效益差;
②產品質量不高,性能不穩定,一致性較差,使用壽命短,故障率高;
③研究開發能力較低,在線監測儀器的系統配套生產能力較低,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二、環境監測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目前,全國已形成了國家、省、市、縣4級環境監測網絡。共有專業、行業監測站4800多個,其中環保系統2200多個監測站,行業監測站2600多個。國控的空氣質量監測103個、酸雨監測113個、水質監測135個。此外還建有噪聲監測網、輻射監測網、區域監測網等。
到2005年,國控環境監測網絡調整為:環境空氣監測226個,測點數793個;酸雨監測239個,測點數472個;水質監測197個,監測斷面1074個;生態監測15個。
目前,我國已制定各類國家環境標準410項,覆蓋了大氣、水質、土壤、噪聲、輻射、固體廢物、農藥等領域。已開展了環境質量監測、環境質量周報、日報、預報監測;污染源監測、污染事故應急監測、污染物總量控制監測、污染源解析監測,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監測等等。需監測的污染因子達百余種。
環境監測及監測儀器發展趨勢:
1、以目前人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為主,向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為主的監測方向發展;
2、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
3、由較窄領域監測向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
4、由單純的地面環境監測向與遙感環境監測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5、環境監測儀器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面發展;
6、環境監測儀器向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技術綜合應用的高技術領域發展。
三、重點發展的環境監測儀器
1 空氣和廢氣監測儀器:
(1) 污染源煙塵(粉塵)在線監測儀
用于在線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監測儀器。
(2) 煙氣SO2、NOx在線監測儀
用于在線監測煙氣中SO2、NOx含量,通過流量測量,實現總量監測。
(3) 環境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
該系統用于空氣質量周報、日報監測,主要監測項目有:SO2、NOx、CO、O3、PM10等。
(4) 酸雨自動采樣器
自動采集降水樣品,以便測定降水的pH值。
(5) PM10采樣器
用于采集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μm以下的顆粒物。
(6) 固定和便攜式機動車尾氣監測儀
用于測定機動車排放尾氣中CH、CO等含量。
2、污染源和環境水質監測儀器:
(1) 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
污染物排放的總量監測要求濃度與流量同步連續監測,在線測流和比例采樣是總量監測的基本技術手段,對于重點污染源還需要配備在線監測儀器。
(2) 流量計
用于規范化的明渠污水排放口流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儀器。
(3) 自動采樣器
用于污染源排放口具有流量比例和時間比例兩種方式的在線自動采樣裝置。
(4) 在線監測儀器
用于工業污染源或污水排放口的在線測分析儀器。監測主要項目有:COD、TOC、UV、NH4+-N、NO3-N、揮發酚、礦物油、pH等,應具有自動校正和自動沖洗管路功能。
(5)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儀器
用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指標的在線自動監測儀器。水質自動監測項目分為水質常規五參數和其它項目,水質常規五參數包括溫度、pH、溶解氧(DO)、電導率和濁度,其它項目包括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及氨氮(NH3-N)。
(6) 總有機碳(TOC)測定儀
總有機碳(TOC)是反應水體有機物含量的指標,可用于污染源或地表水的監測。
3、便攜式現場應急監測儀器
便攜式現場應急監測儀器,用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監測,其主要特點為小型、便于攜帶及快速監測。
(1) 便攜式分光光度計
(2) 小型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
用于現場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的小型便攜式儀器,主要監測項目有CO、Cl2、H2S、SO2及可燃氣監測等。
(3) 簡易快速檢測管
4、電磁輻射和放射性監測儀器
(1) 全向寬帶場強儀
用于測量某頻率范圍內的綜合電磁場強。
(2) 頻譜儀
用于測量不同頻率電磁輻射的場強及譜分布。
(3) 工頻場強儀
用于測量50HZ工頻電磁場強度。
(4) 大面積屏柵電離室α譜儀
測量環境介質中α放射性核素的濃度。
(5) 全身計數器
用于監測職業工作者或公眾的全身污染情況。
(6) 環境輻射劑量率儀
用于監測環境貫穿輻射水平。
四、重點研究的環境監測儀器和環境標準樣品
1、環境遙感監測系統。用于監測大范圍的環境污染狀況與生態環境狀況。如監測河上、海上溢油;監測各排污口排污狀況;遠距離監測污染源煙塵、煙氣排放情況以及發生赤潮的面積、程度等。實現環境預報監測。
2、有機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3、光化學煙霧監測系統。
4、有機物環境標準樣品(①揮發性鹵代烴混合標樣,②揮發性芳香烴混合標樣,③多環芳烴混合標樣,④苯胺類混合標樣,⑤酞酸酯類混合標樣,⑥有機磷農藥混合標樣,⑦有機氯農藥混合標樣,⑧含N、含P的有機農藥混合標樣,⑨半揮發性有機物混合標樣,⑩揮發性有機物混合標樣)等。
5、PM2.5采樣器。
五、 發展環境監測儀器的政策措施
1、發展環境監測儀器及其設備是實現監測技術現代化,為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準確信息的重要保證,國家鼓勵研制開發和生產國家所需的監測儀器設備。
2、加強對環境監測儀器的開發和生產的宏觀引導,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監測儀器發展趨勢的調查研究,適時制訂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規劃和技術政策,明確環境監測的的需求和方向,指導和規范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
3、加強環境監測儀器的標準化工作。環境監測儀器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物質基礎,為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可比,應加強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的制訂工作。將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納入環境保護標準體系,與環境監測規范、環境分析、檢測方法的制訂工作統一規劃,協調進行。通過制訂統一的標準引導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進步。
4、加強對環境監測儀器的監督管理,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性的技術中介機構,對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狀況進行檢測,并向社會公布。對在環境監測中用于執法監測的環境監測儀器實行“準入”制度。
5、加強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創新工作,加大對環境保護工作急需的監測技術的科研投入,把環境監測技術的開發列入環境科研重點領域。借助國家各種扶持政策,推進環境監測儀器的產業化和技術升級。
6、促進監測儀器科研與生產結合,鼓勵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采取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合作,加快環境監測技術的成果轉化。
7、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的道路。對我國目前生產技術落后,國外已有*的成套技術的監測儀器,鼓勵引進國外的關鍵技術,合資生產,再逐步實現國產化。
8、利用市場調控手段,促進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的重新組合,逐步改變監測儀器生產技術薄弱、投資分散、低水平重復、市場競爭力低的狀況,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形成一批監測儀器生產的骨干企業。
9、根據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規劃,制訂環境監測工作的相應法規,逐步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區域性的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自動化網絡系統。通過組織實施環境監測自動化網絡建設的示范工程,帶動自動化環境監測網絡系統的形成。擴大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市場需求。
附:環境監測儀器分類
附件:
環境監測儀器分類
按使用領域環境監測用主要儀器設備分以下幾類:
1、空氣質量與污染源廢氣監測儀器:
TSP采樣器(大、中流量)
PM10采樣器(大、中流量)*
PM2.5采樣器**
粗(PM2.5-10)細(PM〈2.5)顆粒物雙道采樣器
空氣顆粒物分級采樣器
粉塵采樣器
酸雨自動采樣器*
氣體采樣器
氣體監測儀(SO2、NOx、CO、O3、HCl、Cl2、CH等)
環境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
煙塵采樣器
煙氣采樣器
煙塵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SO2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NOx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參數O2、濕度、壓力、流速等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區域(如機場、交通干線、工業區)及重點污染源(如電廠、冶煉廠、建材廠的煙囪)連續監測系統**
汽車尾氣監測儀*
光化學煙霧監測系統**
2、環境水質與污水監測儀器:
水質采樣器
污水采樣器
COD測定儀
BOD5測定儀
油份濃度儀
溶解氧測定儀
色度計
濁度計
鹽度計
總有機碳(TOC)測定儀*
總氮測定儀
總磷測定儀
氨測定儀
游離氯測定儀
環境水質的自動監測系統*
污水測流和在線連續監測系統*
有機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3、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儀器:
便攜式氣相色譜儀(帶PID檢測器,可在野外現場監測大部分有機污染物)
車載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可用于土壤、固廢現場金屬污染調查)
車載式GC_MS儀
便攜式分光光度計*
報警裝置(CO、CH4、Cl2、H2S、汽油泄漏等)
簡易快速檢測管*
快速BOD測定儀
便攜式溶解氧測定儀
流動監測車
4、其它要素監測儀器
噪聲監測儀
噪聲自動監測系統
振動監測儀
場強儀*
全向寬帶場強儀*
寬帶電磁場強儀*
工頻場強儀*
大面積屏柵電離室α譜儀*
全身計數器*
環境輻射劑量率儀*
生態環境的遙感遙測系統
環保治理設施、監測儀器運行狀態監視儀
5、實驗室通用分析儀器及其設備
(1) 光學類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分光光度計
熒光分光光度計
火焰光度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原子熒光光度計
等離子發射光譜儀
X-射線熒光光譜儀
(2) 電化學儀器:
pH計
離子計
電位計
示波極譜儀
陽極溶出儀
庫侖儀
電位滴定儀
電導儀
(3) 色譜類儀器
離子色譜儀:
氣相色譜儀
高壓液相色譜儀
氣相色譜-質譜聯機
液相色譜-質譜聯機
色譜-富里埃紅外光譜聯機
(4) 生物監測儀器:
生物顯微鏡
生化培養箱
體視顯微鏡
生物樣品處理設備及化學成分分析儀器
(5) 標準計量儀器及器具:
分析天平(包括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和微電子天平)
標準溫度計
標準壓力計
標準氣體流量校正儀(如大流量用的羅茨流量計、孔板流量計;中流量用的鐘罩式流量計,小流量用的皂膜流量計)
環境標準樣品**
標準玻璃量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