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移液精度的關鍵,吉爾森移液工作站的校準與質量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校準的核心原則:標準化與可追溯性
環境控制
溫度與濕度:校準需在穩定環境中進行,溫度控制在15℃-30℃(±0.5℃),濕度≥50%。溫度波動會導致液體密度變化,直接影響體積測量準確性。
氣壓補償:若實驗環境氣壓偏離標準大氣壓(1013 hPa±25),需通過校準軟件或公式修正體積誤差。
校準液選擇
使用與待測樣品性質相近的液體(如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避免因粘度、表面張力差異導致誤差。
定期更換校準液,防止蒸發或污染影響濃度穩定性。
多點校準策略
全量程覆蓋:在移液器最小體積(如0.5μL)、中間體積(如50μL)和最大體積(如220μL)分別進行校準,確保線性響應。
重復性驗證:每個體積點至少重復3次移液,計算平均值與標準偏差,評估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
邊緣通道檢測:對多通道移液器(如96通道Platemaster®),需校準邊緣通道與中心通道的一致性,避免因流道設計差異導致偏差。
二、質量控制的關鍵措施:從操作到維護的全流程管控
操作規范優化
吸頭安裝:垂直輕壓吸頭至密封,避免傾斜或過度用力導致漏液或交叉污染。
預潤洗步驟:移液前用待測液體潤洗吸頭2-3次,消除殘留水分對濃度的影響,提升重復性。
移液速度控制:勻速吸液與排液,避免快速操作導致液體飛濺或氣泡產生,影響體積精度。
浸入深度與角度:
微量移液(≤20μL):吸頭浸入深度1-2mm,角度垂直(±20°)。
大量程移液(>20μL):浸入深度6-10mm,確保浸潤吸頭內壁。
設備維護與保養
日常清潔:
每次使用后,用蒸餾水沖洗移液器內部,防止鹽分或腐蝕性物質殘留。
定期清潔氣路系統(如飽和器、過濾器),避免堵塞或污染。
密封圈與活塞檢查:
每月檢查密封圈磨損情況,若發現漏液或吸液不暢,立即更換。
對活塞式移液器,使用專用潤滑劑保養活塞,減少摩擦誤差。
防腐蝕措施:
避免移液揮發性酸或有機溶劑后未及時清潔,防止活塞腐蝕導致氣密性下降。
長期存放時,將移液器量程調至最大值,釋放彈簧壓力,延長使用壽命。
數據記錄與追溯
建立校準檔案,記錄每次校準的日期、環境條件、校準點、結果及調整措施。
對關鍵實驗(如藥物研發、基因測序),保留原始校準數據與移液記錄,確保結果可復現。
三、吉爾森移液工作站技術升級與工具輔助
智能化校準軟件
使用Gilson Trilution® Micro等軟件,通過USB或平板電腦連接移液工作站,實現自動化校準流程與數據管理。
軟件可生成校準報告,自動計算誤差范圍并提示調整建議,減少人為判斷誤差。
高精度稱量設備
配備分析天平(精度≥0.01mg),用于稱量校準液質量,結合密度公式轉換為體積,驗證移液器準確性。
定期校準天平,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
附件優化
使用低吸附吸嘴,減少液體殘留,提升移液效率。
對384孔板實驗,選用專用適配器確保吸頭與孔板精準對齊,避免跳孔或重復加樣。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