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株簡介
藤黃微球菌是微球菌科(Micrococcus)的細菌,其革蘭氏染色通常呈陽性,但是可變。藤黃微球菌沒有運動能力,細胞直徑約為0.5~3微米(500~3000納米),通常以四聯球菌(Tetrad)形式出現,是屬于微球菌科的腐生細菌。
藤黃微球菌是專性需氧菌,存在于土壤、灰塵、水和空氣中,是哺乳動物皮膚正常微生物群的一部分。這種細菌也在人的口腔、粘膜、口咽和上呼吸道定植。
藤黃微球菌被認為是病人體內的一種污染物,通過減緩主要代謝過程和誘導基因而具有耐藥性。它是一種G + C比率高的細菌,典型GC含量為65 ~ 75%。
藤黃微球菌凝固酶陰性,脲酶和過氧化氫酶陽性,吲哚陰性和檸檬酸陰性,對桿菌肽敏感,在營養瓊脂上形成明亮的黃色菌落。
藤黃微球菌已被證明能在寡營養環境中存活很長一段時間。Greenblatt等人最近的研究表明,根據16S rRNA分析,藤黃微球菌至少存活了34000到170000年,甚至可能更久。它于2010年被測序,是迄今為止測序的自由生活放線菌中最小的基因組之一,包括一個2501097bp的單個環狀染色體。
藤黃微球菌被發現在吡啶等有毒有機污染物上生長時產生過多的核黃素。
二、新密碼子研究
藤黃微球菌是使用新密碼子的早期例子之一,由此得出遺傳密碼不是靜態的,而是進化的結論。
三、紫外線吸收
研究人員在2013年發現了一種黃體分枝桿菌菌株,它可以合成一種色素,吸收350~475納米波長的光。暴露在這些波長的紫外線下與皮膚癌的發病率增加有關,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色素可以用來制作一種防曬霜,可以防止紫外線。
四、環境分布
微球菌已從人的皮膚、動物和乳制品以及啤酒中分離出來。它們存在于環境中的許多其他地方,包括水、灰塵和土壤中。人皮膚上的藤黃微球菌會將汗液中的化合物轉化為具有難聞氣味的化合物。微球菌可以在水少或鹽濃度高的環境中很好地生長,包括用合成纖維制成的運動服。大多數微球菌都是嗜溫菌;少數如南極微球菌(Micrococcus antarcticus)是嗜冷菌。
雖然不是芽孢形成菌,但微球菌細胞可以在冷藏溫度和營養不良的條件下(如密封在琥珀中)存活很長一段時間。
五、致病性
微球菌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腐生或共生有機體,但它也可能是一種條件致病菌,特別是在免疫系統受損的宿主中,如HIV患者。很難確定微球菌是引起感染的原因,因為這種微生物通常存在于皮膚菌群中,該屬很少與疾病聯系在一起。在極少數情況下,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死于微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微球菌可參與其他感染,包括復發性菌血癥、感染性休克、感染性關節炎、心內膜炎、腦膜炎和空泡性肺炎(免疫抑制患者)。
六、工業應用
微球菌可以分解代謝高毒性有機物,如吡啶、除草劑、氯取代聯苯和石油。它們可能參與許多其他環境污染物的解毒或生物降解其他微球菌分離株生產各種有用的產品,如長鏈(C21-C34)脂肪烴類潤滑油。
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本站隸屬于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單位現提供微生物菌種及其細胞等相關產品查詢、咨詢、訂購、售后服務!與國內外多家研制單位,生物醫藥,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有著良好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歡迎廣大客戶來詢!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