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氧氣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核心是“利用氧氣與其他氣體(如氮氣)的聲速差異,通過測量聲波傳播時間計算氧氣濃度”,具體過程如下:
一、核心依據:氣體成分影響聲速傳播
聲波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與氣體的分子量、溫度等密切相關。在相同溫度下:
氧氣(O?)的分子量為32g/mol,聲速約為320m/s;
氮氣(N?)的分子量為28g/mol,聲速約為334m/s;
混合氣體中,氧氣濃度越高,整體混合氣體的平均分子量越大,聲速則越低。
因此,通過測量聲波在混合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可反推出氧氣的占比。
二、傳感器結構:雙聲道設計實現精準測量
超聲波氧氣傳感器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件:
一對超聲波換能器:分別作為聲波發射器和接收器,對稱安裝在測量腔體兩端(間距固定),可雙向發射/接收聲波(即A→B和B→A兩個方向)。
測量腔體:供被測氣體流過的封閉通道,確保氣體均勻分布。
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腔體內部溫度,用于聲速的溫度補償(因為溫度變化會顯著影響聲速,需修正誤差)。
三、測量過程:通過時間差計算氧氣濃度
雙向發射聲波:
發射器交替向兩個方向發射超聲波,分別記錄聲波從A到B、從B到A的傳播時間(t?和t?)。由于腔體長度固定(設為L),可計算出兩個方向的聲速:v?=L/t?,v?=L/t?。
消除氣流干擾:
若測量環境存在氣體流動(如管道內氣流),會導致兩個方向的聲速產生偏差(順流聲速加快,逆流減慢)。通過計算平均聲速v=(v?+v?)/2,可抵消氣流影響,得到穩定的氣體本身聲速。
換算氧氣濃度:
已知空氣(主要成分為O?和N?)中,聲速與氧氣濃度呈線性關系(溫度恒定下)。傳感器內置算法會根據實測平均聲速v,結合溫度補償數據,對照預設的校準曲線(如0%氧氣對應氮氣聲速,21%氧氣對應空氣聲速),直接輸出氧氣濃度值(通常為體積百分比)。
四、優勢與適用場景
非消耗性:無需化學反應(區別于電化學傳感器),壽命長(可達5-10年);
抗干擾強:不受濕度、部分有害氣體(如CO?)影響,適用于復雜環境。
常見于醫療供氧設備、工業氣體監測、汽車尾氣分析等場景。
總結
超聲波氧氣傳感器通過“聲速差異-時間測量-濃度換算”的邏輯,利用物理特性實現氧氣濃度檢測,核心是對聲波傳播速度的精準捕捉與算法校準,兼顧了穩定性和長壽命。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