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CSEL(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的研發與生產中,氧化孔徑的測量對器件的光束質量、功率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響。不同波段的VCSEL對氧化層形貌存在特定要求,蘇州卡斯圖MIR100近紅外顯微鏡憑借其成像分辨率和多波段適配能力,成為行業常用的檢測設備。以下將分析各波段VCSEL的特點及對應的氧化孔徑檢測方案。
1. 近紅外波段(700-1100 nm)檢測方案
(1)808 nm VCSEL:特殊應用與泵浦激光的檢測
808 nm VCSEL應用于特殊美容設備和固體激光器泵浦源,其GaAs/AlGaAs量子阱結構對氧化層均勻性要求較高。使用近紅外顯微鏡觀察氧化孔徑形貌時,需要關注邊緣銳利度和厚度一致性。MIR100顯微鏡的5μm成像分辨率能清晰呈現AlGaAs氧化層結構,保證激光器的工作穩定性。
在激光設備制造中,通過VCSEL氧化層質量控制可以提升光斑均勻性。MIR100支持明暗場切換觀察,適用于808nm激光器的氧化孔徑測量和缺陷分析。
(2)850 nm VCSEL:數據傳輸光模塊的檢測
作為多模光纖通信的主要光源,850nm VCSEL的氧化孔徑關系著光模塊的耦合效率。在400G SR8光模塊生產中,需要控制氧化層的直徑公差和圓度誤差。MIR100搭配InGaAs相機,可實現對數據傳輸VCSEL的批量檢測,提升3D傳感和光通信器件的良品率。
針對850nm VCSEL陣列,MIR100的12MP成像能定位氧化層缺陷,保證每顆激光器都達到光束質量要求。
(3)905 nm VCSEL:自動駕駛LiDAR的檢測
905nm波長因其良好性價比成為車載LiDAR的主要選擇。在激光雷達應用中,氧化孔徑的均勻性影響著測距精度。MIR100近紅外顯微鏡可對LiDAR VCSEL進行檢測,通過成像分析氧化層形貌,優化光束發散角。
(4)940 nm VCSEL:消費電子3D傳感的檢測
智能手機Face ID和無人機避障系統多采用940nm VCSEL陣列。這類消費電子應用對成本要求嚴格,需要批量檢測方案。MIR100支持自動化掃描,可完成數千顆VCSEL的氧化孔徑測量,保證陣列一致性。
在3D結構光模組檢測中,MIR100的設計能分析940nm VCSEL的氧化層特性,改善人臉識別效果。
(5)980 nm VCSEL:高功率應用的檢測
980nm VCSEL常用于光纖放大器和特殊激光設備。MIR100的成像功能可測量氧化孔徑尺寸,為高功率器件的設計提供數據支持。
在EDFA泵浦源制造中,通過980nm VCSEL氧化孔徑的控制,能夠提升光纖耦合效率。
2. 短波紅外(11002500 nm)檢測方案
(1)1310/1550 nm VCSEL:通信與LiDAR的檢測
InP基1310/1550nm VCSEL是長距通信和車規級LiDAR的主要器件。這類材料的氧化工藝較為復雜,傳統顯微鏡較難清晰成像。MIR100采用透射式光學設計,配合SWIR相機可測量深氧化層結構。
在1550nm激光雷達應用中,MIR100的成像功能能評估氧化孔徑形貌,保證符合車規級標準。
(2)1350-1650 nm VCSEL:氣體分析的檢測
用于甲烷等氣體分析的VCSEL對氧化孔徑尺寸要求較高。MIR100的測量模塊可分析1650nm VCSEL的氧化層均勻性,優化氣體分析效果。在環境監測設備制造中,這種檢測能保證傳感模塊的穩定性。
3. 特殊材料檢測
銻化物(GaSb)等特殊材料的VCSEL檢測存在一定難度。MIR100通過光學配置,可支持各類特殊材料VCSEL的氧化工藝分析。
蘇州卡斯圖MIR100主要特點
1.波段覆蓋:700-1650nm可調,適配各類VCSEL材料體系
2.分析功能:測量氧化孔徑直徑、圓度、均勻性等參數
3.產線適用:防震設計支持晶圓級檢測,提高生產效率
4.成像分辨率:0.5μm,滿足測量需求
應用實例
某LiDAR廠商采用MIR100優化905nm VCSEL氧化工藝,光束質量改善30%
光模塊企業通過1550nm VCSEL檢測,通信器件良品率達到99.2%
特殊激光設備制造商使用檢測功能,808nm VCSEL性能得到提升
檢測方案選擇
研發階段:選擇0.5μm分辨率模式進行工藝開發
小批量試產:配置半自動檢測模塊
大規模量產:選用全自動晶圓檢測系統
MIR100近紅外顯微鏡為VCSEL制造提供檢測方案,從研發到量產提供支持。如需獲取定制檢測方案,歡迎聯系我們的技術團隊。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