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放傳感器的檢測性能(如靈敏度、準確性、穩定性、抗干擾能力等)受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既包括傳感器自身特性,也涉及安裝條件、環境干擾、設備狀態等外部因素。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分析關鍵影響因素:
一、傳感器自身性能參數
傳感器的固有特性是決定其檢測性能的基礎,直接影響對放電信號的捕獲與解析能力:
靈敏度
靈敏度指傳感器對微弱放電信號的響應能力(如最小可檢測放電量)。例如:UHF 傳感器靈敏度不足時,可能漏檢早期微弱放電(<10pC);HFCT 傳感器線圈匝數或磁芯材料不佳,會導致對高頻脈沖電流的感應能力下降。
頻率響應范圍
局部放電產生的信號頻率跨度大(從 kHz 到 GHz),傳感器的頻率響應需與目標信號匹配:
超聲波傳感器若僅覆蓋 20~50kHz,可能錯過設備內部放電的高頻振動(>100kHz);
TEV 傳感器若頻率上限低于 100MHz,會過濾掉部分暫態地電波信號,導致信號失真。
帶寬與濾波能力
帶寬過窄會限制信號傳輸的完整性,過寬則易引入無關噪聲。例如:UHF 傳感器若帶寬未覆蓋 300MHz~3GHz 核心頻段,會丟失關鍵放電電磁波;同時,若內置濾波電路無法剔除特定頻段干擾(如手機信號、雷達波),會降低信噪比。
線性度與動態范圍
線性度差會導致信號強度與放電量的對應關系失真(如 HFCT 傳感器無法準確量化大放電量);動態范圍不足時,強放電信號可能被 “飽和截斷”,而微弱信號被噪聲淹沒。
二、安裝條件
局放信號的傳播路徑、衰減程度與傳感器安裝方式密切相關,安裝不當是導致檢測性能下降的常見原因:
安裝位置
傳感器需靠近放電源才能有效捕獲信號,位置偏差會導致信號大幅衰減:
UHF 傳感器若安裝在 GIS 腔體的金屬屏蔽外側(而非內部觀察窗附近),電磁波會被金屬殼遮擋,信號強度下降 90% 以上;
超聲波傳感器若距離放電點超過 1 米,空氣對超聲波的衰減(每米衰減約 20dB)會導致靈敏度驟降;
HFCT 傳感器若卡在遠離放電源的接地線上(如電纜中間段而非終端),脈沖電流已被大地分流,信號微弱難以識別。
安裝方式
機械耦合的緊密性直接影響信號傳遞效率:
超聲波傳感器若未緊密貼合設備外殼(如磁吸式傳感器存在間隙),超聲波會因空氣層反射損失 60% 以上能量;
HFCT 線圈若未閉合(卡扣松動),會導致磁通量泄漏,感應電流信號強度下降 50% 以上;
TEV 傳感器若吸附在設備非導電表面(如開關柜絕緣門板),無法有效耦合地電波,直接失去檢測能力。
設備侵入性
對封閉設備(如變壓器、GIS),傳感器是否侵入內部影響顯著:外置 UHF 傳感器因設備外殼屏蔽,靈敏度僅為內置傳感器的 1/10~1/100;而侵入式安裝若破壞設備密封性(如未做好絕緣密封),可能引入新的放電風險。
三、環境干擾因素
局放信號通常微弱(mV 級甚至 μV 級),易受環境中各類干擾影響,導致誤判或漏檢:
電磁干擾(EMI)
電力系統中存在大量高頻電磁噪聲(如斷路器操作、電機火花、無線電信號),對不同傳感器的影響差異顯著:
HFCT 和 TEV 傳感器對 1~100MHz 頻段的電磁脈沖敏感,若附近有高頻設備(如高頻加熱器),會被誤判為放電信號;
UHF 傳感器雖抗低頻干擾,但變電站的雷達、微波通信設備(2~3GHz)可能與其頻段重疊,導致干擾。
機械噪聲
超聲波傳感器易受環境機械振動干擾:
開關柜內風機、冷卻泵的振動(10~50kHz)與放電超聲波頻段重疊;
設備操作時的機械沖擊(如隔離開關分合閘)會產生強超聲波信號,掩蓋真實放電。
溫濕度與氣候
溫度:高溫(>60℃)會導致傳感器內置電路(如放大器、濾波器)性能漂移,靈敏度下降;低溫(<-20℃)可能使超聲波傳感器的壓電晶體失效。
濕度:高濕度(>90% RH)會導致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時衰減加劇(水分子吸收能量),同時可能使傳感器金屬部件銹蝕,影響信號傳導。
雨雪、灰塵:傳感器表面覆蓋灰塵或積雪時,超聲波反射 / 透射率下降;雨水附著在 UHF 天線表面可能導致信號短路。
四、被檢測設備特性
設備自身的結構、狀態會改變局放信號的傳播路徑,進而影響傳感器檢測效果:
設備結構與材質
封閉性:GIS、變壓器等金屬封閉設備能約束電磁波 / 超聲波,信號衰減慢(適合 UHF / 超聲波傳感器);開關柜等半開放設備中,電磁波易擴散(UHF 傳感器靈敏度下降)。
材質:非金屬外殼(如玻璃鋼開關柜)對超聲波的反射 / 吸收與金屬不同,可能導致傳感器信號強度不穩定;設備內部絕緣材料(如環氧樹脂)的介電常數會影響電磁波傳播速度。
接地與布線
接地系統:TEV 傳感器依賴設備外殼的地電波傳播,若設備多點接地或接地電阻過大,地電波會被分流(信號失真);HFCT 傳感器所在的接地線若存在分支,脈沖電流會被分散(靈敏度下降)。
內部布線:設備內部母線、電纜的走向若遮擋放電源(如接頭放電被絕緣子遮擋),會阻礙超聲波 / 電磁波傳播,形成檢測 “盲區”。
設備運行狀態
負荷電流:大電流導致設備溫升,可能使傳感器(如粘貼式超聲波傳感器)的耦合強度下降;同時,載流導體的集膚效應可能微弱影響高頻信號。
絕緣老化:設備內部絕緣劣化(如受潮、開裂)可能改變局放信號的特征(如放電脈沖寬度),若傳感器算法未適配,可能誤判放電類型。
五、信號處理與算法
傳感器采集的原始信號需經處理(濾波、放大、識別)才能輸出有效結果,處理環節的缺陷會直接影響性能:
濾波與放大
若濾波電路未針對性剔除干擾頻段(如未過濾 50Hz 工頻諧波),噪聲會掩蓋真實信號;放大電路的增益不足會導致微弱信號無法識別,增益過高則可能使強信號飽和(失真)。
抗干擾算法
缺乏有效的干擾識別算法(如未區分放電脈沖與開關操作脈沖的波形差異)會導致誤報;算法對放電信號的特征提取不完整(如僅用幅值而非相位),可能漏檢早期微弱放電。
校準與標定
傳感器未定期校準(如 HFCT 的放電量校準曲線偏移)會導致定量誤差(如實際 100pC 被誤判為 50pC);標定環境與實際應用環境差異大(如實驗室無電磁干擾,現場有干擾),會導致檢測精度下降。
六、維護與老化
傳感器長期運行后的老化、維護不當也會影響性能:
部件老化
有源傳感器的電池電量不足會導致信號采集 / 傳輸不穩定;超聲波傳感器的壓電元件長期使用后靈敏度下降;UHF 天線的饋線接頭氧化會增加信號損耗。
清潔與保養
傳感器表面積灰、油污會阻礙超聲波接收(聲波反射率下降);HFCT 線圈內部進入金屬碎屑可能改變電感值,影響脈沖電流感應;TEV 傳感器的磁吸面生銹會降低與設備外殼的耦合強度。
總結
局放傳感器的檢測性能是傳感器自身特性、安裝條件、環境干擾、設備狀態、信號處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實際應用中,需通過以下方式優化性能:
選型時匹配傳感器頻率響應與設備類型(如封閉設備選 UHF,開關柜選 TEV);
嚴格按規范安裝(如確保傳感器與設備緊密耦合、避開遮擋物);
針對性抗干擾(如加裝屏蔽、優化濾波算法);
定期校準與維護(避免部件老化、保持清潔)。
通過綜合控制這些因素,可發揮傳感器的檢測能力,提高局放監測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