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胞培養準備工作
在開展永生化人主動脈內皮-SV4細胞培養前,實驗室環境的無菌性是關鍵。超凈工作臺需提前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以上,以殺滅空氣中的微生物。通風系統開啟后,需維持正壓環境,防止外界空氣中的雜質進入操作區域。培養容器如培養瓶、培養皿等,應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處理,溫度控制在121℃,壓力15-20psi,持續15-20分鐘。選擇合適的細胞培養耗材至關重要,培養瓶需具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學透明度,以確保細胞能夠正常貼壁生長并便于觀察。
培養基是細胞生存的“土壤”,其成分繁多。基礎培養基如DMEM或RPMI 1640,為細胞提供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血清作為關鍵補充,通常添加10%-15%胎牛血清,它含有細胞生長因子、激素和黏附因子等。但血清質量參差不齊,需根據細胞特性篩選。若使用含血清培養,細胞生長迅速但存在成分不可控的風險;若用無血清培養基,培養環境更穩定,但成本較高。培養基pH值應維持在7.2-7.4,可添加HEPES緩沖液增強穩定性,因細胞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可能改變pH值,影響細胞生長。為抑制雜菌生長,常添加青霉素(100U/mL)、鏈霉素(100μg/mL),但過量抗生素會損害細胞活性。
二、細胞復蘇與傳代
細胞復蘇時,需將凍存管從液氮中取出,迅速置于37℃水浴中搖晃至無冰晶。動作要迅速,因為細胞在低溫保存時處于休眠狀態,快速升溫可減少細胞損傷。復蘇后的細胞用培養基稀釋并離心,去除凍存液中的DMSO,防止其毒性作用。離心力控制在1200rpm,時間5分鐘,過高的離心力會導致細胞破碎。
細胞傳代時,當細胞密度達80%-90%匯合度,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1-2分鐘,直到細胞從培養瓶壁上脫落。胰蛋白酶濃度和消化時間需精準控制,濃度過高或時間過長會破壞細胞表面蛋白,影響細胞后續生長和功能。消化后的細胞用含血清培養基終止反應,并輕柔吹打制成單細胞懸液,分裝到新的培養瓶中。傳代比例一般為1:2或1:3,給予細胞足夠生長空間,避免過度擁擠導致細胞生長抑制。
三、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污染防控與監測
細胞培養過程中,污染是“隱形殺手”。細菌污染會使培養基迅速渾濁,細胞形態異常;真菌污染則表現為培養基表面的絨毛狀或棉絮狀菌落;支原體污染雖無明顯肉眼變化,但會消耗培養基中的精氨酸等營養物質,抑制細胞生長。為預防污染,所有培養操作應在無菌環境下進行,操作人員需嚴格無菌操作。定期更換培養基能有效清除潛在污染物,維持培養環境穩定。一旦發現污染,應立即停止實驗,對受污染的細胞和培養器具進行消毒處理,防止污染擴散。
細胞生長狀態的監測是確保實驗順利的關鍵。顯微鏡觀察是常用方法,健康細胞形態規則,貼壁良好,細胞質清晰;而受損或老化細胞形態不規則,胞質顆粒增多。定期計數細胞,可計算細胞倍增時間,評估細胞生長活力。細胞活性檢測方法多樣,MTT法通過檢測細胞內線粒體琥珀酸脫氫酶活性評估細胞活性,操作簡便、結果可靠。流式細胞術可分析細胞周期分布、細胞凋亡率,提供更全面的細胞狀態信息。
四、細胞凍存與長期保存
長期保存細胞時,凍存液的配制是關鍵。常用凍存液含90%胎牛血清和10%二甲基亞砜(DMSO)。DMSO作為保護劑,能降低細胞內水分冰點,減少冰晶形成對細胞的機械損傷。凍存過程需緩慢降溫,可使用程序降溫儀,從室溫以每分鐘1℃的速度降至-80℃,然后轉移到液氮罐中。快速降溫會導致細胞內水分快速結冰,形成冰晶刺破細胞膜;而緩慢降溫使細胞內水分逐漸向外轉移,在細胞內形成少量小冰晶,減少損傷。液氮罐應定期檢查液氮水平,確保細胞處于-196℃的低溫環境中長期保存。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