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水質溶解氧速測儀的詳細使用規范,涵蓋操作流程、關鍵細節及注意事項,助力用戶獲取精準穩定的測量結果:
一、開機前準備工作
1. 設備自檢與預熱
- 使用或長期未使用時,提前開機預熱10-15分鐘,使傳感器達到穩定工作狀態。
- 檢查顯示屏是否正常顯示,電池電量是否充足(低電量時需及時更換堿性電池)。
2. 校準液準備
- 根據測量范圍選擇標準液:清潔水體用飽和空氣水(約8mg/L),污水或高污染場景選用零氧水(鈉硫磺溶液)進行兩點校準。
- 標準液需現配現用,避免因揮發或氧化導致濃度變化。
3. 電極維護
- 觀察膜頭是否完好無損,若出現破損、發黃或附著雜質,需立即更換新膜頭并注入新鮮電解液。
- 用濕潤棉簽輕擦膜頭表面,去除殘留污垢,切勿用力刮擦以免損傷敏感層。
二、現場測量操作流程
1. 水樣采集與預處理
代表性取樣:將探頭緩慢浸入水中至指定深度(避開水面油膜和底部沉積物),保持流動狀態測量以避免局部缺氧區干擾。
氣泡規避:確保探頭沒入水中且無氣泡附著,劇烈攪動后需靜置30秒待水樣穩定。
特殊場景處理:含懸浮物的水樣需加裝防護罩;高溫水體(>40℃)應縮短測量時間防止電解液流失。
2. 測量操作要點
穩定讀數原則:待數值波動小于±0.1mg/L且持續10秒以上時記錄數據,避免抓取瞬時峰值或谷值。
攪拌控制:手動攪拌時動作輕柔,自動攪拌器轉速不超過200rpm,防止產生渦流引入空氣泡。
多位置復測:同一水域至少選取3個不同點位測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數據可靠性。
三、數據處理與保存
1. 實時記錄:同步記錄測量時間、地點、水溫、大氣壓力等環境參數,建立完整數據鏈。
2. 異常值判斷:若讀數持續低于理論飽和值的80%,需檢查膜頭是否堵塞或電解液耗盡。
3. 數據存儲:利用儀器內置存儲器或藍牙傳輸至移動端,避免紙質記錄丟失。
四、日常維護與故障排除
- 每日維護:測量結束后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倒置瀝干后存放于陰涼處。
- 每周校準:使用標準液驗證儀器示值誤差,偏差超過±0.2mg/L時需重新校準。
- 常見故障處理:
- 讀數偏高→檢查膜頭是否有劃痕或裂紋;
- 響應遲鈍→更換老化電解液;
- 漂移嚴重→清潔電極內部金環觸點。
五、安全注意事項
禁止在易燃易爆環境中更換電池或進行電焊操作;
廢棄電解液需按危險廢物處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長時間不用時應取出電池,每月通電一次防止電容失效。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