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祁陽供電公司完成山區48基桿塔精準檢測
2023年7月,國網湖南祁陽市供電公司針對雷雨高發季節,組織專項技術團隊對山區輸電線路開展接地電阻集中檢測。技術人員采用新型智能檢測設備,在不斷開接地引線的條件下,完成8條重點線路48基桿塔的接地系統狀態評估,發現并整改隱患2處,顯著提升電網耐雷擊能力。
技術革新驅動檢測模式升級

傳統接地電阻檢測需布設輔助電極、斷開設備連接,單基桿塔檢測耗時達40分鐘。而本次采用的非接觸式智能檢測技術,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實現帶電測量,單點檢測時間縮短至8分鐘,效率提升80%。祁陽供電公司技術負責人表示:"新技術解決了山區地形復雜、檢測覆蓋面窄的難題,實現全線桿塔接地狀態無遺漏篩查。"
統計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已部署接地電阻在線監測終端12,000余套。在江蘇如東沿海風電場,監測系統成功預警3起接地裝置性能劣化事件;云南昭通某變電站通過實時數據平臺,發現強降雨后接地電阻值異常波動,及時避免雷擊跳閘事故。
行業標準推動規范化應用

2023年5月發布的《電力接地裝置狀態檢測技術導則》明確規定:220kV及以上輸電線路接地電阻檢測周期縮短至2年,并將在線監測數據納入評估體系。中國電科院高壓研究所專家指出:"智能檢測技術使接地電阻管理從定期抽檢轉向全生命周期監控,故障預判準確率提升至92%。"
在政企協作方面,湖北應城市聯合供電企業建成雷電防護智能平臺,整合接地電阻實時數據與雷電定位信息。今年汛期,系統提前7小時預警化工園區雷擊風險,指導13家企業啟動應急防護程序。
未來發展聚焦智慧運維

隨著國網公司啟動"輸電線路智能防雷2.0"計劃,接地電阻監測正與無人機巡檢、AI診斷平臺深度融合。在浙江紹興試點區域,無人機搭載檢測模塊實現高空桿塔自動測量,數據實時回傳至智慧運維中心,人工巡檢需求降低70%。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3年接地電阻智能檢測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5億元,較去年增長45%。行業專家強調:"該技術已從安全輔助工具升級為電網智慧運維的核心環節,未來三年將覆蓋90%的220kV及以上輸電線路。"
本次祁陽供電公司的實踐表明,智能接地檢測技術正在重塑電力安全防護體系。隨著技術成本下降和標準體系完善,這項創新成果將為更多基層單位提供高效可靠的防雷保障,筑牢電網安全運行基石。
如果想了解更多相關電力資訊,請關注我們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