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環境(通常指環境溫度<5℃)會對端淬機的機械性能、溫控精度及試驗結果產生顯著影響,操作時需針對性調整流程,重點關注設備預熱、冷卻系統穩定性、試樣狀態及安全防護,避免低溫導致的設備故障或數據偏差。?
設備預熱是低溫操作的首要環節。低溫會使端淬機的機械部件(如夾持裝置、升降臺導軌)潤滑脂黏度增加,導致運動卡頓,同時電氣元件(如溫控器、水泵電機)啟動電流增大,易引發過載。操作前需先開啟設備總電源,不啟動加熱與冷卻系統,讓設備空載預熱30-60分鐘,期間可手動推動夾持裝置與升降臺,檢查運動是否順暢;若導軌卡頓,需補充低溫專用潤滑脂(如-20℃至60℃適用的鋰基潤滑脂),避免強行操作損壞傳動部件。同時,需提前檢查加熱線圈的絕緣性能,低溫高濕環境易導致線圈絕緣層受潮,可用萬用表檢測絕緣電阻,確保≥10MΩ,防止加熱時出現漏電故障。?
冷卻系統調控需應對低溫水質變化。端淬機冷卻用水若在低溫環境下結冰,會堵塞噴水孔與水管,導致冷卻失效。需將冷卻水更換為防凍液(如乙二醇水溶液,濃度30%-40%,冰點可降至-20℃以下),更換前需排空原有水管內的積水,避免殘留水與防凍液混合降低防凍效果;儲水箱需加裝保溫套,防止箱內防凍液溫度過低影響冷卻效率。此外,低溫會使冷卻水黏度增加,需適當提高水泵壓力(較常溫時提升10%-15%,但不超過設備額定壓力0.3MPa),確保噴水孔出水均勻,同時實時監控噴水溫度,若發現噴水溫度<0℃,需暫停試驗,檢查防凍液濃度是否達標。?
試樣處理需兼顧溫度與表面狀態。低溫會使金屬試樣脆性增加,加工后的試樣若直接暴露在低溫環境中,易出現微裂紋,影響淬透性檢測結果。需將加工好的試樣(φ25mm×100mm)存放于20℃-25℃的恒溫環境中,試驗前1小時取出,避免試樣溫度過低導致加熱時內外溫差過大;若試樣表面結露(低溫環境下易因濕度變化產生),需用無水乙醇擦拭干燥,防止加熱時表面氧化不均,同時禁止用手直接觸碰試樣,避免手部汗液殘留影響表面潔凈度。?
安全防護需強化低溫的風險管控。低溫操作時,操作人員手部接觸金屬部件(如夾持裝置、冷卻水管)易發生凍傷,需佩戴加厚耐高溫手套(兼顧防燙與防寒);若需更換試樣或檢查噴水孔,需先切斷加熱電源,待加熱線圈溫度降至50℃以下再操作,避免低溫環境下皮膚接觸高溫部件造成更嚴重燙傷。此外,若設備出現冷卻系統故障(如噴水中斷),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待設備冷卻后排查故障,禁止在低溫下強行拆解水管,防止水管因低溫變脆斷裂,導致防凍液泄漏。?
綜上,低溫環境下端淬機操作需以“預熱保設備、控溫防結冰、穩樣保精度、防護防傷害”為核心,通過針對性措施規避低溫風險,確保設備穩定運行與試驗結果準確可靠。?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