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帶式過濾器是一種利用真空吸力實現連續固液分離的設備,其工作原理基于真空負壓驅動和濾帶連續運轉的協同作用,核心是通過濾布(或濾帶)截留固體顆粒,同時利用真空力將液體抽離,完成過濾、洗滌、脫水等工序。以下是具體工作流程和關鍵原理的分解:
真空帶式過濾器的關鍵部件包括:
環形濾帶:由耐腐、耐磨材料(如聚酯網、不銹鋼網)制成,作為過濾介質,可循環運轉。
真空室:位于濾帶下方,與真空泵連接,形成密封的負壓區域。
進料裝置:將待過濾的料漿(固液混合物)均勻分布在濾帶上。
洗滌裝置:多組噴淋頭,用于對濾餅進行沖洗(可選,根據需求設置)。
驅動系統:帶動濾帶勻速前進(速度可調節,通常 0.5-5 米 / 分鐘)。
卸料裝置:將脫水后的濾餅從濾帶上刮除或剝離。
真空帶式過濾器的工作過程可分為5 個連續階段,各階段在濾帶的運轉中依次完成:
待過濾的料漿(如食品行業的糖漿、果汁原漿)通過進料槽均勻鋪在濾帶的起始端,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層(通常 5-50mm,根據物料特性調整)。
濾帶下方的真空室開始工作,真空泵抽氣使真空室內形成負壓(通常 - 0.06 至 - 0.09MPa)。
在真空吸力作用下,料漿中的液體透過濾帶的孔隙被吸入真空室,而固體顆粒被濾帶截留,逐漸形成濕濾餅(固體層)。
隨著濾帶向前運轉,初步形成的濾餅進入洗滌區。
洗滌裝置的噴淋頭向濾餅表面噴灑洗滌液(如清水、溶劑),洗滌液滲透濾餅,溶解并帶走其中殘留的可溶性雜質(如果汁中的果膠、糖漿中的鹽分)。
洗滌后的液體同樣在真空吸力作用下透過濾餅和濾帶,進入真空室,與前期濾液分開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可設置多段逆流洗滌(即后一段洗滌液的濾液作為前一段的洗滌液),提高洗滌效率,減少洗滌液消耗。
真空帶式過濾器的工作本質是 **“真空負壓驅動的連續過濾”**:
動力來源:真空泵創造的負壓是液體流動的驅動力,替代了重力過濾的自然沉降或壓力過濾的外部加壓,效率更高且可控。
連續性保障:環形濾帶的勻速運動使進料、過濾、洗滌、脫水、卸料等工序在同一設備的不同區域同步進行,無需間歇操作,適合大規模生產。
分離核心:濾帶的孔隙大小決定了截留的固體顆粒尺寸(通常可過濾 1-100μm 的顆粒),而真空度和濾帶速度的配合則決定了過濾效率和濾餅干度。
以食品行業的糖漿過濾為例:
含雜質的糖漿(料漿)進入濾帶后,真空吸力將糖液透過濾帶抽走,雜質(如泥土顆粒、絮凝物)被截留形成濾餅。
若需去除濾餅中殘留的糖分,洗滌區噴淋清水,真空力將溶解了糖分的洗滌液抽走,回收至糖液系統。
最終脫水后的濾餅(含少量糖分)被卸除,而純凈的糖液則通過真空室管道收集,完成分離。
這種原理使其在需要連續處理、高純度和低含水率濾餅的場景中具有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