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Rz、Ry等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參數及定義:
表面粗糙度也稱表面光潔度,通過表面粗糙度儀測量得到數據,一般在國內通用的為Ra值 粗糙度的單位為:微米(um)
測量Ra、Rz、Ry等表面粗糙度的儀器鏈接如下:
1、SRT-1(F)便攜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
2、SRM-1(D)大型臺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表面光潔度測量儀)
3、SRM-1(A)小型臺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表面光潔度測量儀)
4、SRT-2便攜式表面粗糙度測量儀
具體請查看以下資料:
7.3 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定義
7.3.1 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
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偏距的算術平均值。 11niiRayn==Σ
7.3.2 輪廓均方根偏差Rq
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偏距的均方根值。 211nqiiRyn==Σ
7.3.3 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
在取樣長度內5個zui大的輪廓峰高的平均值與5個zui大的輪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55115piviiiyyRz==+=ΣΣ
式中:piy是第I個zui大的輪廓峰高;
viy是第I個zui大的輪廓谷深。
7.3.4 輪廓zui大高度Ry(ISO)
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
7.3.5 輪廓zui大值Ry(DIN)
Ry (DIN)的計算方法為:先計算每個取樣長度內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距離的值,然后取這些值中的zui大者,即為評定長度內的Ry(DIN)。
7.3.6 輪廓峰谷總高度Rt
在評定長度內輪廓峰頂線和輪廓谷底線之間的距離。
7.3.7 輪廓zui大峰高Rp
在取樣長度內從輪廓峰頂線至中線的距離。
7.3.8 輪廓zui大谷深Rm
在取樣長度內從輪廓谷底線至中線的距離。
7.3.9 輪廓的單峰間距S
在取樣長度內輪廓的單峰間距的平均值。 11niiSSn==Σ
式中:-第I個輪廓單峰間距; iS
n-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單峰的個數。
7.3.10 輪廓微觀不平度的平均間距Sm
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微觀不平度的間距的平均值。 11nmiiS==Σ
式中:-第I個輪廓微觀不平度間距; miS
n-在取樣長度內輪廓微觀不平度的個數。
7.3.11 輪廓支承長度率 pt
在取樣長度內,一平行于中線與輪廓相截所得到的各線段截線長度之和與取樣長度l之比。 pbppbtl=
pt值是對應于不同水平截距c而給出的。
7.3.12 第三峰谷高度平均值3ZR
3ZR是在評定長度內的每個取樣長度上的第三個輪廓峰高與第三個輪廓谷深之和的平均值。
新舊國標Ra參數值轉化表
① Ra值與表面粗糙度中第2系列值同
② Ra值為表面粗糙度第1系列值此表取之于《機械設計手冊》第3卷(徐灝主編)表18.4-8,僅供參考
如需要更詳細粗糙度儀資料或其他幫助,歡迎與我公司: 小馬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