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氏硬度計是一種以里氏硬度試驗為理論依據,結合*的微電子技術研制而成的,用于測定金屬材料硬度的儀器。便攜式里氏硬度計硬度傳感器大小如筆,操作人員可以手握傳感器在生產、檢驗現場直接對工件進行各方向的硬度測試,其測量簡易、痕跡小、硬度值測量廣泛、攜帶方便、不受空間和方位等限制,是其他臺式硬度機*的。便攜式里氏硬度計在模具、軋輥、鍛壓、容器制造等行業應用普遍,特別是在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金屬制壓力設備現場檢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影響里氏硬度計測量數據的主要因素
測量間的間距
現場對試件進行測量時,都會在試件表面形成壓痕,每個壓痕形成后,在壓痕周圍均會形成相應的變形硬化區,從而使該區域的硬度值增加,因此每個壓痕中心之間必須滿足一定的距離。當壓痕距試件邊緣過近時,會使壓痕靠邊緣部分產生變形,進而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因此,每次測量時,測量點之間都應該間隔一定的距離,并盡可能的遠離試件邊緣區域。GB/T 17394-1998《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方法》第7.7條規定了任意兩壓痕中心之間距離及任一壓痕中心距試件邊緣距離的要求,從現場操作來看,操作人員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在一個很小的區域內多次測量,測量點之間距離過小,增大了誤差。
試件表面粗糙度
利用里氏硬度計進行硬度測量時,試件表面粗糙度是否達到標準要求非常重要。被測試件表面粗糙度大,表面的凹凸不平非常顯著,當沖頭落在試件表面時,使凸起的部分產生變形,吸收了沖頭的沖擊能量,從而降低沖頭回彈速度,使得測量值偏小。另外,由于凹凸表面的不規則性,使沖頭落下時能量的消耗不定,因此各次試驗數據的分散度變大。GB/T 17394-1998《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方法》第5.3條規定,試件的試驗面是平面,試驗面應具有金屬光澤,不應有氧化皮及其他污物。對于那些曲率半徑小的試件,應盡量打磨出一個平面,并選擇合適的支撐環,試件表面粗糙度應符合表1的規定
在現場實際操作中,往往由于操作人員的原因,只簡單打磨一個平面就進行測量,而不考慮表面粗糙度是否達到了要求,或者在試件表面有油污的情況下進行測量,從而降低了測量的準確度。
試件的厚度
現場金屬試件的厚度差別特別大,zui薄的只有4mm,zui厚的達120mm,而且好多部件都是管件,而不是一個實體。利用里氏硬度計測量,對于厚試件影響不是很敏感 ,對于薄管試件,試件的剛性降低,容易吸收沖擊能量產生塑性位置變化和振動,從而使得沖頭回彈速度降低,造成測量值偏低。GB/T17394-1998《金屬里氏硬度試驗方法》中規定了不同沖擊裝置對試件zui小厚度的要求,但由于現場測試條件的限制,試件的厚度無法滿足要求,而又無法使用其他測量方法,基于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有必要針對不同厚度的部件做一些相關的對比試驗,分析其厚度變化和硬度值之間的關系,從中得出規律,以便對薄管件所測硬度值進行修正,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