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李闖:能源轉化、環境保護和精細化學品合成中催化劑的設計、制備及工藝
2021年03月25日 15:40:08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7768

會議期間,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李闖副教授帶來了主題報告《能源轉化、環境保護和精細化學品合成中催化劑的設計、制備及工藝》。
【化工儀器網 會議新聞】為推廣先進的催化加氫技術成果,促進業內的經驗交流和分享,由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安化工業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2021第二屆全國催化加氫工藝及催化劑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交流研討會于3月19日在南京維也納大酒店舉行。
會議期間,數百名業內專業人士齊聚南京,就催化新技術成果開發、應用、推廣的熱門話題進行交流和探討。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李闖副教授帶來了主題報告《能源轉化、環境保護和精細化學品合成中催化劑的設計、制備及工藝》。

李闖副教授正在做報告
報告伊始,李闖副教授從能源與環境方面介紹了課題研究背景。報告指出,當前我國面臨研究的能源資源挑戰和環境污染挑戰,因此推進能源結構多元化,增加能源供應,引導和支撐循環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在此背景下,李闖副教授團隊的研究對象為除石油之外的非常規能源,如煤焦油、生物油脂、有機廢棄物熱解油等。
李闖副教授指出,要把這些有機物轉變為燃料,就需要從催化劑和工藝角度進行。非常規油品和原油有本質區別,具有低硫、高氧、高氮、高芳烴的特點,因此在研究中要重點研究它們的油品組成、雜原子遷移規律,從而調控工藝中的強化過程。位子,李闖副教授科研組開發了一種工藝:反應催化精餾和加氫提質耦合,實現了非常規油的清潔轉化和應用。
據李闖副教授介紹,其課題組從2010年就開始專研非常規油的轉化,到2015年建成了5萬噸/年有機廢棄物熱解油工業裝置,將廢塑料變成了可使用的柴油和汽油。但該工藝存在一定缺陷:廢塑料中的含氯物質在加速過程中產生了氯化氫,腐蝕了裝置。為改變這一狀況,研究組將裝置進行改造,用于廢置潤滑油再生。該項目為循環經濟模式,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專項環境治理工程的支持。
此外,李闖副教授的課題組還對地溝油再利用進行了研究。2017年,李闖副教授課題組建立了15萬噸/年生物油脂催化精餾體質工業裝置,產出的產品為無硫無氮產品。該技術與傳統加氫技術相比,其優越性在于催化精餾工藝的應用和耐水催化劑的開發。
除了針對能源進行了研究之外,李闖副教授還對聚合物有研究。報告中,李闖副教授介紹了樹脂加氫反應、PAO潤滑油加氫、嵌段共聚物加氫和橡膠類聚物加氫等4種聚合物加氫共性關鍵技術及其缺點。李闖副教授以石油樹脂為例,介紹了我國樹脂加氫的分類、產量、代表性工業化成果及工程化應用。
隨后,李闖副教授就PAO合成工藝優化、煤焦油典型組分制精細化學品工業化、活性金屬對DBF加氫脫氧反應的影響、DBF選擇性氫解合成鄰苯基本分、助劑在催化DBF氫解合成聯苯中的作用、競爭吸附對二苯并呋喃氫解的影響、蛋殼型催化劑在精細化學品中的應用、苯酐選擇加氫制苯酞技術開發等研究課題進行了介紹和分享。
報告最后,李闖副教授還與現場觀眾進行了友好交流。
近些年來,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發展問題,對新能源進行研究開發是發展必然趨勢。李闖副教授這篇報告讓我們看到了科研人員在能源環境問題上的努力,與會人員收獲頗豐。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目錄》禁止出口的技術不得出口,限制出口的技術實行許可證管理。2025-07-16 11:25:50
-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青年學生團隊瞄準航空發動機熱力處理難題,經過3年技術攻關,研發出多介質高速射流分區可控的快速冷卻技術...2025-07-11 13:32:01
-
儀器儀表位列重點領域!兩部門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
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計量支撐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2025-07-10 09:24:02 -
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上海香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獲批“國家標準驗證點(香料香精化妝品)”,這是我國香料香精化妝品領域設立的首個且唯...2025-07-09 11:44:40
-
2025 年 7 月 5 日至 8 日,中國材料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超 30000 名專業觀眾和 500 多家國...2025-07-08 15:21:38
-
我國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國際深空探測學會在安徽合肥成立,這也是落戶安徽的首個國際組織。2025-07-08 15:11:3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