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比皮膚更靈敏的“皮膚” 人造皮膚獲得新進展
2023年02月10日 15:45:05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073

觸感是人體的重要感官之一,借助觸覺,我們可以分辨物質的基本特征,甚至實現自我保護。但對于人造皮膚來說,沒有復雜的神經系統作為支持,想要實現觸感的還原,其靈敏度上的難題其實很難解決。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人造是科研中一個十分特殊的概念,其可以簡單的理解成人類模仿自然事物研制出的產品,而仿生學便是這一概念的一種衍生。但事實上,在眾多人造產品中,有一類產品非常特殊——生物材料。盡管我們可以模仿蝙蝠的捕食方式研發出聲吶,模仿蒼耳的傳播方式發明魔術貼,但是卻很難從根本上研制出與生物器官完全相同的仿生產品,例如我們的皮膚。
事實上,人造皮膚一直是仿生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課題,它承載著未來醫療發展的期望,同時也象征著工業以及科研領域未來的可行方向。那么是什么原因限制了人造皮膚的發展呢?這個答案有很多,但是如果選其中一個重點,或許會是“感知能力”。
眾所周知,觸感是人體的重要感官之一,借助觸覺,我們可以分辨物質的基本特征,甚至實現自我保護。但對于人造皮膚來說,沒有復雜的神經系統作為支持,想要實現觸感的還原,其靈敏度上的難題其實很難解決。
而就在最近,有報道稱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的人造皮膚,這種皮膚在探測壓力方面的能力甚至比人類皮膚更強,而測試這種人造皮膚的機器人還能夠在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對聚合物、金屬和人體皮膚等材質進行分類。
據了解,該人造皮膚由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綿及離子液體組成,通過將兩份柔軟的導電織物連接到浸過離子液體的海綿兩端,讓皮膚表面成為電極,從而接觸并探究物質的能力。
此外,從科學家的介紹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這種“雙向響應”人造皮膚能夠像人類皮膚一樣,實現滾動翻看電子文檔等操作,并且能夠探測到正在接近的目標發出的不同信號。
目前,相關團隊正在嘗試讓人造皮膚具備辨別溫度等能力,并且它們認為,這種全新的材料可以為未來工業機器人生產以及電子產品的交互提供新的方案。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項技術的出現,或許為人造皮膚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受海南大學委托,華采招標集團有限公司對HD2025-1-005RR、海南大學基礎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更新置換(第四批)-生命健康實驗平...2025-07-16 10:02:55
-
2025年7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管理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分論壇八:實驗動物技術”在西安隆重舉行。2025-07-15 16:41:39
-
央行發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25-07-15 14:47:06
-
AI STR系列新標準《AI智能體運行安全測試標準》正式發布,目前,部分標準的測評與認證已在金融、醫療等領域落地應用。2025-07-15 14:40:24
-
疫苗等生物制品批簽發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項目儀器設備的預算為6280萬元,項目編號為ZKQ2025-010201281ZF(H)。2025-07-15 14:30:39
-
2025年上半年海能技術“有機元素分析、樣品前處理、色譜光譜、通用儀器”四大系列產品收入均實現增長,預計公司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2025-07-15 13:27:0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