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今日焦點 Today's Focus
查看更多+第56顆成功發射!了不起的導航技術
2023年05月18日 13:53:49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400

5月17日10時49分,搭載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據悉,該衛星的主要作用是進一步提升北斗系統服務性能,對推廣北斗系統特色服務、支撐北斗系統規模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導讀:5月17日10時49分,搭載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據悉,該衛星的主要作用是進一步提升北斗系統服務性能,對推廣北斗系統特色服務、支撐北斗系統規模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地圖是依據一定繪制法則制作的,能夠展示不同事物在一定空間內位置分布及聯系信息的圖片。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地圖這一概念的出現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一方面,地圖信息的不斷完善標志著人類對于地理信息了解程度的不斷深入;另一方面,地圖的使用優化了人們的空間認知,讓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此外,由于地圖的繪制涉及到了數學、美術、地理等一系類的知識,并且繪制的過程需要真實且具體的地理信息來提供數據支撐,因此,地圖本身其實也體現了科技文明發展,繪制一張準確的地圖母本背后可以設計到大量的測繪儀器及計量儀器。
然而,上述概念其實更多涉及的是傳統紙質地圖的繪制以及使用過程,與現代地圖存在一些細微的差別,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除開特殊職業需要或者個別使用場景需求,如今大部分人更習慣的是電子地圖。
與傳統地圖相比,電子地圖不會受到版面影響,因此可以展示更多的信息,同時操作者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展示和隱藏的信息內容。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如今的電子地圖基本都會和實時定位功能聯系起來,從而讓地圖具備更好的導航作用。而關于這一點就涉及到了另一個技術——衛星導航技術。
衛星導航技術,其本質其實是定位技術,借由衛星記錄地圖信息,并與發信系統產生聯系,從而實現位置的識別以及路徑的引導。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首先是衛星網絡的部署,想要實現衛星觀測網的全覆蓋,至少需要3顆衛星,但實際上,現實中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一般要4顆衛星才能真正實現全覆蓋。
而事實上,僅靠4顆衛星,獲得的位置信息會存在非常大的誤差,這背后涉及到的就是定位系統除了覆蓋面外的另一個技術要求——信號穩定性。信號的穩定,對于運動中,尤其是高速運動中的物體定位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信號收發是持續穩定的,就需要更多的衛星來強化整個觀測網。
當然這背后其實還有更加復雜的因素,也就是定位技術本身。在GPS出現前,衛星定位是依據多普勒原理實現的,盡管這項技術同樣可以實現定位,并且只需要少量低軌衛星就可以實現定位,但這項技術對于速度不敏感,只能進行二維定位,這也就使得其并不能應用到航空等領域。而GPS作為第二代衛星定位系統,將定位技術升級成了偽碼測距技術,解決了多普勒原理存在的諸多問題,實現了全覆蓋、全天候定位。不過與此同時,對于衛星數量以及布局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因此,實際想要構建一個全面且準確的導航衛星網絡,需要多達數十顆衛星。像我們熟悉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其初期設計的時候計劃是24顆衛星,而如今則是常年保持32顆衛星在軌運行。
實際上考慮到衛星發射本身涉及到的財力、物力、人力消耗,以及對于定位系統的需求緊迫性,全球內擁有這類技術,并且獨立擁有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只有四個,即擁有GPS的美國,擁有“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的俄羅斯,擁有“伽利略”系統(GALILEO)的歐盟,以及擁有“北斗”系統(COMPASS)的中國。
現在網上很多人會去比較這四個系統的優劣,實際上其中許多觀點都稍顯刻薄,因為從長期發展來看,每個國家對于自己的衛星網絡都是處于一個長期更新的狀態,因此僅從效果來說其實不存在特別好或者特別差的說法。但北斗導航在功能性上更適合中國還是有所依據的。
一方面,從技術本身來說,“北斗”系統屬于我們自己,因此使用過程不不會被別國臉色限制,在部署網絡以及優化的過程中也能更好的貼合國家發展需要。像“北斗”系統獨特的短報文通信服務如今就慢慢開始應用到許多國產手機上,成為了應急通信的重要手段。此外,“北斗”系統也是目前我國進行氣象觀測以及災害性氣候預警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北斗”系統的出現,也降低了我國普通民眾以及企業使用全球精準導航服務的成本。而這些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安全”。
而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在進一步強化“北斗”系統的衛星網絡,也足以見得我們對該技術是寄以厚望并格外重視的。“北斗”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或許在未來也將改變我們的生活。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2025年7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點》,旨在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業化...2025-07-16 18:40:27
-
7月15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此次《目錄》調整是順應我國技術發展變化形勢、完善技術貿易管理...2025-07-16 14:03:51
-
我國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郭紅衛課題組聯合武漢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發表了題為“An Arabidopsis single-...2025-07-16 13:35:33
-
受海南大學委托,華采招標集團有限公司對HD2025-1-005RR、海南大學基礎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更新置換(第四批)-生命健康實驗平...2025-07-16 10:02:55
-
2025年7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管理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分論壇八:實驗動物技術”在西安隆重舉行。2025-07-15 16:41:39
-
央行發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2025-07-15 14:47:0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