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揚帆”起航 大型船舶駛向綠色低碳
2024年01月30日 11:03:02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6838

帆船指使用風帆或風箏來捕捉風力驅動的船舶,它的出現代表著人類成功將風能運用在水上航行領域,并由此推動了貿易、軍事、體育等領域的發展。而從交通運輸以及遠洋探索的角度來看,帆船直到19世紀后期受到輪機工程技術的沖擊,才逐漸被航速更快的輪船取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化石燃料成為了人們航海的主要能源。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帆船指使用風帆或風箏來捕捉風力驅動的船舶,它的出現代表著人類成功將風能運用在水上航行領域,并由此推動了貿易、軍事、體育等領域的發展。而從交通運輸以及遠洋探索的角度來看,帆船直到19世紀后期受到輪機工程技術的沖擊,才逐漸被航速更快的輪船取代,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化石燃料成為了人們航海的主要能源。
顯然,在速度上的劣勢使得帆船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商用環境,但是帆船的思路以及工作原理卻給了現代船業非常多的思路,尤其是在如今強調低碳的大環境下——風能更加環保,同時也更容易在航行中獲取。于是在新材料和電子技術的高度發展發展下,一些新概念的“風帆”理念逐漸形成,并開始為船體設計帶來改變。在這之中,風力旋筒展現出了龐大的市場前景。
風力旋筒又稱呼為旋筒風帆,其設計雛形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之所以沒有被廣泛應用,很大程度上是重量限制導致的(當然也有柴油機和蒸汽輪機帶來的技術沖擊)。而隨著現代船只開始采用風力輔助推進系統來優化能源消耗,提升船只性能的大背景下,以及近幾年技術發展以及觀念轉變的共同影響下,這項技術逐漸開始被應用起來,甚至逐漸取代了其他風力輔助推進系統,成為了目前技術成熟、減排潛力大的風力輔助推進系統。
根據歐盟提供的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共有將近60艘船舶安裝了風力輔助推進系統,而在這些船體中,40%以上的船舶選擇安裝了旋筒風帆。而就在最近,我國成功在相關技術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根據中國海油近日發布的消息,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亞洲首套船用風力旋筒助推系統在萬噸級大型甲板運輸船“海洋石油226”上成功投用。這標志著我國在商用船舶旋筒風帆系統技術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對于推動船舶運輸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根據相關報道提供的數據,這套風力旋筒預計每年可以為船體航行節省12%的燃料,相當于減少約412噸的碳排放,并且是全生命周期受益。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套系統在轉載面積的控制上做的十分優秀。簡單的說就是兼顧了效能與耐用性的同時,盡可能的減少了體積,避免了風力旋筒對船體裝載的影響。
而為了實現這些,相關的研發團隊不但論證了多種材質和結構形式的外筒的合理性,還研發了新的一體化智能中控系統,確保船體可以自動獲取航線風速和風向,并調整旋筒風帆工作姿態以獲取最大動能。從這點來說,這套自主研發的旋筒風帆也讓風力輔助推進系統進入了智能化操作時代,讓大型船舶更“聰明”也更“環保”。
此外,從長期發展來看,旋筒風帆發展至今,體積縮小、智能化程度提高間接帶來的是改裝難度的降低,大部分的大型油輪、客輪、散貨船、滾裝船等均具備改裝的潛力,并且安裝后,帶來的環保效益以及航行性能上的提升很高。因此,從現階段來說,我們有理由相信,風力旋筒能夠在能源過渡階段,為大型船舶提供一個可行的綠色低碳發展思路,幫助交通逐漸實現環保轉型。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4年度報告》電子版在基金委網站上公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24年共接收2502個依托單位...2025-07-17 10:54:03
-
2025年7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點》,旨在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工業化...2025-07-16 18:40:27
-
7月15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此次《目錄》調整是順應我國技術發展變化形勢、完善技術貿易管理...2025-07-16 14:03:51
-
我國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郭紅衛課題組聯合武漢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發表了題為“An Arabidopsis single-...2025-07-16 13:35:33
-
受海南大學委托,華采招標集團有限公司對HD2025-1-005RR、海南大學基礎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更新置換(第四批)-生命健康實驗平...2025-07-16 10:02:55
-
2025年7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命科學公共平臺管理與技術發展研討會“分論壇八:實驗動物技術”在西安隆重舉行。2025-07-15 16:41:39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