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科技進步不斷暴露世界性難題——地震預測
2022年04月26日 11:38:28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羊舌木 點擊量:5347

地震預測作為一個既緊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過長期探索才能解決的難題的確非常困難,但與幾十年前的情況相比,科學家們通過各種儀器技術,將這些難題暴露地更加清楚。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地震使人類社會所要面臨的重要自然災害之一,是由于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所造成振動,期間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單單從理論上聽著似乎并沒有那么可怕,但近20年來,全國重大地震已經造成近100萬人傷亡,經濟損失不計其數。這種極其復雜的自然現象,即便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也很難做到準確的預測和預報。
由于地球上的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了錯動與破裂,從而引起了地震。地震所帶來的傷害不僅僅是人員的傷亡,它還會造成滑坡、山體崩塌、海嘯、有毒氣體泄漏以及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等次生災害。其實,地震是一種極其普通且常見的自然現象,但由于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使得我們無法直接得知其孕育和發生,以及其成因和機制。到目前為止,人類都沒有完全掌握地震發生的規律,準確預測也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
但為了盡可能去抵御大自然所帶來的傷害,地震預測成為了“必修學科”。地震預測是一個既緊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過長期探索才能解決的難題。事實上,我國的地震預測至少已有2500余年的歷史。觀星測震是我國最初的地震預測方法,有近百條相關觀星測震經驗被記錄在古書中。東漢順帝時期,張衡發明了世界公認的第一臺測振儀——候風地動儀。
再往后,觀星測震逐漸被觀地測震所取代。《地震解》中列舉了六種地震前的宏觀現象,“凡井水無有一切他故,而忽渾并發惡臭者,震兆也”、“池沼之水,無端泡沫上騰,若沸煎茶,勢必地震”、“若風日清和,臺腿不作,海水忽然澆起,洶涌異常,勢必地震”等,這種依據地面上下的宏觀異常或是貼近地面的宏觀異常的預測地震的方法,更貼近大眾的日常生活。
不過,盡管觀地測震不像觀星測震那樣高遠縹緲、神秘莫測,兩者的本質上都屬于經驗性預測,沒有辦法實質性地促進我國的地震預測水平有突破性的提高。地震預測的進展主要受到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頻發性”以及地震物理過程復雜性等困難的制約。
近些年來,我國在地震預測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高靈敏度氫氣地震預測儀是一種對氫氣濃度進行檢測,從而預報地震的儀器,它能夠精確地檢測到從地底冒出來的氫氣,其靈敏度甚至達到了千億分之一,相較傳統得觀測儀器,靈敏度提高了100萬倍以上;AETA多分量地震監測系統主要由電磁波傳感器、地聲傳感器、數據處理終端及監測數據云平臺以及數據分析系統組成,可以通過捕捉“地聲”和“電磁擾動”等地震前兆的異常信號,從而對地震進行預測;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是我國首顆觀測與地震活動相關電磁信息的衛星,它搭載著高精度磁強計、感應式磁力儀、電場探測儀、高能粒子探測儀等科學探測儀器,通過獲取相關觀測數據,對我國及其周邊區域開展地震前兆跟蹤。
近段時間,中國科技大學的李澤峰研究員甚至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中的變分自編碼器對全球3000多個中大型地震的震源時間函數進行二維空間壓縮和模型重構,全景式地展示了全球地震矩釋放模式和數量分布的相似性和多樣性,深化了對地震能量釋放模式的認識,對地震早期預警中最終震級的可預測性提供了有益啟示。
地震預測作為一個既緊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過長期探索才能解決的難題的確非常困難,但與幾十年前的情況相比,科學家們通過各種技術儀器,將這些難題暴露地更加清楚。并依靠科技進步、強化對地震及其前兆的觀測,不斷提高地震觀測儀器的穩定性和精確度,同時結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分析研究,堅持不懈,我們仍能對地震預測的前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資料參考來源:科技日報、百科、四川省地震局、知網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易穎教授團隊聯合中南大學物理學院孫健教授團隊,圍繞個人健康監測的現實需求,成功研制出一...2025-07-22 13:44:16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法制計量監管守護民生行動方案》,重點圍繞計量制度體系建設、計量長效監管機制、計量重點領域綜合治理、誠信計量體系建...2025-07-21 13:21:50
-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研究團隊14日發表了一項重要成果,其中稱相關團隊通過將鋁離子捕獲于離子阱中改進了原子鐘,使其精...2025-07-16 11:13:37
-
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甘肅省科技廳聯合制定了《甘肅省科技型企業成長金融護航計劃實施方案》,完善科技型企業評價體系,積極加大對科技型企...2025-07-07 14:47:42
-
6月起,建筑材料、火力發電和物流行業正式實施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國家標準。新規明確定義能源計量器具為測量各類能源及載能工質的關鍵...2025-06-19 11:47:20
-
項目名稱:矢量網絡分析儀采購,項目編號:0843-254DCZ202501,招標范圍:矢量網絡分析儀 1套,招標機構:大連機械設備...2025-06-13 13:57:52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